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箓的意思、黄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箓的解释

(1).指道士所做道场。道士设坛祈祷,所用符箓,皆为黄色,故称。 唐 康骈 《剧谈录·崔道枢食井鱼》:“ 韦 乃 道枢 之姑子也,数日后寄梦於母云:‘以杀鱼获罪,所至之地即水府,非久当受重谴,可急修黄籙道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老苏族谱记》:“ 公济 虽得弗问,而愤愤不能堪,诉之於天,许黄籙十坛。”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奠江》:“一壁厢去请 清真观 道官建黄籙大醮追荐他。”

(2).道家洁斋之法。《隋书·经籍志四》:“受者必先洁斋……其洁斋之法,有黄籙、玉籙、金籙、涂炭等斋。”后即指隐居修道。 唐 马戴 《失意书怀赠知己》诗:“直道何由启圣君,非才谁敢议论文。心存黄籙兼丹诀,家忆青山与白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黄箓”是道教中的一个专有术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道教斋醮仪式
    “黄箓”指道教的一种重要斋醮仪式,称为“黄箓斋”。这种仪式主要用于超度亡灵、济度众生或为生者祈福消灾。道教认为黄色对应“土”,象征中和与包容,因此黄箓斋被视为沟通天地、调和阴阳的仪式。其程序复杂,包括诵经、焚符、上章等环节。

  2. 符箓文书
    “箓”在道教中特指记载神吏名号、符咒的文书,是道士法职的凭证。而“黄箓”可能指用黄纸书写的特定符箓,用于斋醮或修炼。道教经典《黄箓简文经》便记载了相关仪轨。

补充说明
黄箓斋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帝王常借此为国家祈福。此外,道教将斋法分为“金箓”“玉箓”“黄箓”等不同等级,黄箓斋侧重普度亡魂,具有鲜明的济世色彩。若需更深入研究,可查阅《道藏》中相关经典或道教仪式研究专著。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黄箓

黄箓指的是古代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也被称为《黄帝内经》。其中,《素问》为其下篇,以问答方式阐述了医学养生的原理,更是中医学的基础。因其封面为黄色,故称为黄箓。

拆分部首和笔画

黄箓的“黄”字由“黄”部首构成,总共有12画,“箓”字由“竹”部首和“录”字构成,总共有13画。

来源和繁体

《黄箓》是一部相当古老的经典,传统上被认为是黄帝亲自著述,记载了他与道教信仰的经典内容。在现代汉字中,黄箓一词的繁体写法为黃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会有所不同,包括笔划的顺序和书写的结构。然而,《黄箓》这一词的古代写法与现代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例句

他阅读了《黄箓》,对道教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组词

黄色、箓籍、黄帝、内经

近义词

黄经、素问、道藏

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