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貝玉的意思、貝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貝玉的解釋

貝和玉。泛指珍寶財貨。《書·盤庚中》:“茲予有亂政,同位,具乃貝玉。” 孔穎達 疏:“貝、玉是物之最貴者,責其貪財,故舉二物以言之。當時之臣,不念盡忠於君,但念具貝玉而已,言其貪也。”《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雜事》卷十八:“商人皆共起敬心,即以衆多金銀珍寶,真珠貝玉,於法會中盡心供養。” 清 顧炎武 《夏日》詩之一:“貝玉方盈朝,此曹何所憚。” 王蘧常 注:“貝玉盈朝,謂 鼇拜 之貪;此曹謂外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貝玉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意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基本釋義

    貝玉由“貝”與“玉”組合而成。貝,最初指代天然海貝,後演變為古代貨币單位,象征財富;玉,指美石,代表珍貴與品德。二者連用泛指珍寶或貴重物品,如《漢語大詞典》定義貝玉為“貝與玉,泛指珍寶”(來源:《漢語大詞典》)。

  2. 曆史語言演變

    在先秦文獻中,貝玉常與禮制關聯。例如《禮記·少儀》記載“君将適他,臣如緻金玉貨貝于君”,此處“貝玉”指向諸侯進獻的貢品,體現其政治與經濟雙重價值(來源:《辭海》)。漢代以後,貝玉逐漸脫離貨币職能,轉為文學中富貴、高潔的意象,如曹植《洛神賦》“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绡之輕裾”隱含貝玉裝飾的華美(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3. 現代使用範疇

    現代漢語中,貝玉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成語引用,例如“貝玉其相”形容人外表與内在皆美(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貝玉”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指貝殼和玉石,泛指珍寶財物。該詞最早見于《尚書·盤庚中》,孔穎達注釋時強調貝、玉是古代最貴重的物品,常被用來象征財富。

二、文化内涵

  1. 品德象征
    貝象征珍貴,玉代表高潔,組合後引申為形容人品德高尚、行為端正,常用于贊美他人。

  2. 曆史語境
    在《尚書》等古籍中,“貝玉”曾被用于批判貪財行為,如“具乃貝玉”即指責臣子隻顧斂財。

三、現代應用

  1. 姓名寓意
    作為名字時,“貝”寓意財富與珍貴,“玉”象征純潔美好,組合表達對品德與價值的雙重期許。
  2. 文學表達
    清代顧炎武詩句“貝玉方盈朝”延續了批判貪腐的用法,而現代多取褒義,如“亭亭玉立”等衍生表達。

提示: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能呈現褒貶差異,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八沖伴靈冰井台避羞不止蔡琰讒佞綢缪帷帳穿度出定椿期錯薪飛粟棼棼忿然作色符效宮袖狗彘不食其餘關谷寒臘蚝田黃頭小兒活饑荒皎雪骢警報驚魂失魄京樣極态酒有别腸郡齋兩謝流口水袤僻眠倒墨守成規鳥章齧咬派索龐赜七缺如花似朵森沉傷痍沈博師範食息水舂闼爾田婆羅土圜蜿蜿違伐文實狹湊詳扣小登科孝順小司空下色狹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