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初體的意思、黃初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初體的解釋

詩體之一。具有 建安 風格。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以時而論,則有:建安體,黃初體。”原注:“ 魏 年號,與 建安 相接,其體一也。”亦省稱“ 黃初 ”。 金 李純甫 《趙宜之愚軒》詩:“先生有膽乃許大,落筆突兀無黃初。” 清 趙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見贻展誦之餘為題長句》:“就中突過黃初處,終屬淋漓橫槊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初體”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詩體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義

黃初體是三國時期魏國黃初年間(220-226年)形成的詩歌風格,與建安文學一脈相承。 宋人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明确将其與建安體并列,指出二者風格相近,僅以年號區分(建安為漢末獻帝年號,黃初為魏文帝曹丕年號)。

二、核心特征

  1. 延續建安風骨:繼承建安時期剛健質樸、情感真摯的特點,如曹丕《燕歌行》、曹植《洛神賦》等作品體現的悲涼慷慨之氣。
  2. 五言詩成熟期:該時期五言詩創作達到新高度,為後世格律詩發展奠定基礎。
  3. 帝王文學影響:曹丕、曹植等皇室成員的創作活動對詩風形成有直接推動作用。

三、曆史評價

清代趙翼在《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見贻展誦之餘為題長句》中評價其“突過黃初處”,金代李純甫則用“落筆突兀無黃初”凸顯該詩體的獨特性。

四、注意辨析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事物初創階段”,此為引申義或誤讀。作為文學術語,應以其詩歌流派的原始含義為準。

擴展閱讀建議:可參考嚴羽《滄浪詩話》原文及曹丕、曹植的詩歌作品,感受黃初體與建安體的異同。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初體的意思

黃初體是指《黃庭經》中的一種書法字體。它起源于東漢末年,是當時書法藝術的一種流派。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初體的字形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亻、⿰艮”。

根據字形的筆畫組成,黃初體的總筆畫數大約在13-15畫之間,每個字的具體筆畫數可能會有所不同。

來源和繁體

黃初體的名稱來源于其出現的時代背景,即東漢末年的黃初年間。它是東漢末年在書法藝術上的一種創新和發展。

由于漢字在不同曆史時期和地區有着不同的變化,黃初體在繁體字中可能有一些變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黃初體是東漢末年的一種書法字體,因此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有一定的使用範圍。

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但可以通過學習相關資料和文獻了解其具體的寫法。

例句

1. 他的書法作品采用了黃初體的風格,線條流暢而有力。

2. 這幅字畫的字體使用了黃初體,給人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

組詞

黃初書、黃庭經、黃初年、黃體字、黃初詩

近義詞

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反義詞

正楷、篆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