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對煤炭工人的蔑稱。 老舍 《駱駝祥子》三:“要打算白天也照樣趕路的話,他必須使人相信他是個煤黑子。” 蕭軍 《五月的礦山》第三章:“他知道在過去,有什麼報紙會登一個煤黑子的照片呢?”
“煤黑子”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煤黑子”舊時是對煤炭工人(尤其是礦工)的蔑稱。因礦工長期在井下作業,面部常沾染煤灰而顯得黢黑,故得此名。這一稱呼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底層勞動者的歧視。
部分資料提到該詞可形容“臉色極黑”(如),但此用法較為罕見且缺乏權威佐證,可能為誤讀或方言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隨着社會對職業平等觀念的重視,該詞因含歧視性已逐漸被棄用。如今更應以“礦工”“煤炭工人”等中性詞彙替代。
若需了解更詳細的語料或文學作品中的實例,可參考《駱駝祥子》原文或查字典相關釋義(來源:、3、4)。
《煤黑子》這個詞是指煤礦工人的俚語,用來形容那些長期從事煤礦開采工作而被煤層灰塵覆蓋全身的人。在煤礦工作環境中,他們經常處于黑暗、污濁和危險的條件下,因此被稱為煤黑子。
《煤黑子》的拆分部首是火,表示與火相關的意義。它的筆畫數為11畫。
《煤黑子》一詞最早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正式使用成為一個流行的俚語是在煤礦工人中。他們用這個詞來形容自己在辛勤勞動中沾滿煤塵的形象。
《煤黑子》的繁體字是「煤黑子」,與簡體字形式一樣。
《煤黑子》這個詞是近現代才出現的俚語,因此沒有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1. 那個人是個地地道道的煤黑子,整天都像個煤礦出來的一樣。
2. 煤黑子們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計,付出了太多的辛勞。
1. 煤礦 2. 煤炭 3. 煤層 4. 煤塵 5. 灰塵
1. 煤灰 2. 煤污 3. 煤面 4. 灰臉
1. 雪白 2. 一塵不染 3. 清潔 4. 潔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