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悅敬服。《後漢書·羊續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歡服。”
懽服:心悅誠服。《新唐書·李靖傳》:“所過問疾苦,延見長老;宣布天子恩意,遠近懽服。”
歡服(huān fú)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詞彙,現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心悅誠服
指因内心喜悅而真心順從或信服。
例:
《後漢書·馬援傳》載“百姓歡服”,指民衆因感激或認同而誠心歸附。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03731)
欣然接受
強調對事物或安排發自内心的認同與接納。
例:
宋代文獻中“上下歡服”形容君臣對政令的一緻擁護。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15331)
二字結合凸顯“情感驅動下的主動遵從”,區别于被動服從。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屬低頻詞,常見于曆史文本、成語或仿古表達(如“萬民歡服”)。日常交流推薦使用“心悅誠服”“衷心擁戴”等替代,以符合現代語感。
(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等權威辭書)
“歡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歡悅敬服,指既感到喜悅又由衷信服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曆史文獻用例
延伸用法
“歡服”強調情感上的愉悅與理性上的認同相結合,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上述文獻來源。
嚣嚣白袍暴抶暴縱鞭打表态長生牌重演村鹵代碼刀人電報挂號地方稅陡然放迸服馬幹浴灌辟歸仁好景不常紅衣礮昏昏欲睡僵燥箭水鲛國擊鉢機舂鮆醬繼明啳浪婆棱晶連璧靓耀輪文貌像匹侪仆程千帆起疾情郎情面情親蜻蜓情投契合僧居森邃色夷商洽舍拔市城時乖運蹇十漿五饋渟潴童戀推敲王媚僞滿下學上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