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病中起用,以表對其人的重視。 北周 庾信 《正旦上司憲府》詩:“ 枚乘 還起疾, 貢禹 遂彈冠。” 倪璠 注:“《漢書》曰:‘ 梁 客皆善屬詞賦, 乘 尤高。 孝王 薨, 乘 歸 淮陰 。 武帝 自為太子聞 乘 名,及即位, 乘 年老,乃以安車蒲輪徵 乘 ,道死。’”
(2).猶起病,使病者恢複健康。 宋 葉適 《上光宗皇帝劄子》:“臣雖至愚,竊論今日之事,恐其由前之時而處以後之勢,用後之術而求前之功,補瀉雜醫,不能起疾,禾莠參種,迄靡豐年,此所謂治國之意當先明者也。”
(3).引起禍患。《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元年》:“ 李膺 諫曰:‘使君前有嚴敵,後無繼援,山民始附,於我觀德。若糾以刻薄,民必不堪,衆心一離,雖悔無及。何必起疾可以濟師!’” 胡三省 注:“起疾,謂糾之以刻薄,民所不堪,則是興長病端。”
“起疾”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總結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含義差異較大,需結合具體文本分析。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資治通鑒》等古籍。
起疾是一個漢語詞組,表示突然發病或者突然出現疾病的意思。當一個人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出現疾病症狀時,我們可以說他起疾了。
起疾的第一個字“起”是由部首“走”和部首“己”組成,總共由7個筆畫組成。第二個字“疾”是由部首“疒”和部首“矢”組成,總共由10個筆畫組成。
起疾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起疾一詞在現代漢字中沒有對應的繁體字,以簡化字形式廣泛使用。
在古代,起疾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研究,起疾在古代可能是以“起疫”或者“豈斃”等形式寫成。
他突然起疾,需要馬上送往醫院治療。
起疾的的一些相關組詞可以有:
- 病疾:表示體弱多病,容易生病的狀态。
- 起病:表示疾病的開始或者初期階段。
- 發疾:表示疾病的發作或者爆發。
起疾的近義詞有:突發疾病、突發毛病。
起疾的反義詞有:身體健康、無疾病。
以上就是關于起疾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相關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