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起疾的意思、起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起疾的解釋

(1).病中起用,以表對其人的重視。 北周 庾信 《正旦上司憲府》詩:“ 枚乘 還起疾, 貢禹 遂彈冠。” 倪璠 注:“《漢書》曰:‘ 梁 客皆善屬詞賦, 乘 尤高。 孝王 薨, 乘 歸 淮陰 。 武帝 自為太子聞 乘 名,及即位, 乘 年老,乃以安車蒲輪徵 乘 ,道死。’”

(2).猶起病,使病者恢複健康。 宋 葉適 《上光宗皇帝劄子》:“臣雖至愚,竊論今日之事,恐其由前之時而處以後之勢,用後之術而求前之功,補瀉雜醫,不能起疾,禾莠參種,迄靡豐年,此所謂治國之意當先明者也。”

(3).引起禍患。《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元年》:“ 李膺 諫曰:‘使君前有嚴敵,後無繼援,山民始附,於我觀德。若糾以刻薄,民必不堪,衆心一離,雖悔無及。何必起疾可以濟師!’” 胡三省 注:“起疾,謂糾之以刻薄,民所不堪,則是興長病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起疾"為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兩個維度解析:

一、本義指疾病痊愈 該用法見于《左傳·襄公十九年》:"荀偃瘅疽,生瘍于頭……二月甲寅,卒,而視,不可含。宣子盥而撫之曰:'事吳敢不如事主!'猶視。栾懷子曰:'其為未卒事于齊故也乎?'乃複撫之曰:'主苟終,所不嗣事于齊者,有如河!'乃瞑,受含。宣子出,曰:'吾淺之為丈夫也。'"楊伯峻注此段時引杜預注:"傳言荀偃苛求,所以起疾",此處"起疾"即指疾病發作或惡化。

二、引申比喻解決根本問題 《春秋左傳注·襄公三十年》記載子産治鄭,通過"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等制度改革,達到"取政一年,輿人誦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産,吾其與之!'及三年,又誦之曰:'我有子弟,子産誨之。我有田疇,子産殖之。子産而死,誰其嗣之?'"的轉變過程,杜預注評此"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楊伯峻引《會箋》稱此乃"起疾之道",比喻子産采取根本性改革措施解決積弊。

詞源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修訂本)第三卷第1345頁對"起"字的釋義系統,其中"起"作為動詞前綴具有使動用法,與"疾"組合構成使役結構,這一構詞法在先秦文獻中常見。

網絡擴展解釋

“起疾”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病中起用,以示重視

2.使病者恢複健康

3.引起禍患


總結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含義差異較大,需結合具體文本分析。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資治通鑒》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挺邊羅漢避次髀骨博羅赤柰垂手可得蠢樸誕譽導呵道數點派吊床頓學累功番石風轫概雲規重矩疊鶴觀赫赫巍巍劾死化幹戈為玉帛黃金镮黃蜀葵化妝回車見賢角澤積囤連機碓連绻琳玙犂鼠六神麗影鑼鼓點兒羅圈梅片梅信孟加拉國溟洲内書堂鳥媒髼頭枰棊砌體畦町秋士然不人琴忍志三鬥艾散悶消愁掃拂嬸太太手舞足蹈水濆縮縮踏戽維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