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欢服的意思、欢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欢服的解释

欢悦敬服。《后汉书·羊续传》:“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

懽服:心悦诚服。《新唐书·李靖传》:“所过问疾苦,延见长老;宣布天子恩意,远近懽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欢服(huān fú)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心悦诚服

    指因内心喜悦而真心顺从或信服。

    例:

    《后汉书·马援传》载“百姓欢服”,指民众因感激或认同而诚心归附。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03731)

  2. 欣然接受

    强调对事物或安排发自内心的认同与接纳。

    例:

    宋代文献中“上下欢服”形容君臣对政令的一致拥护。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15331)


二、构词与字源


三、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属低频词,常见于历史文本、成语或仿古表达(如“万民欢服”)。日常交流推荐使用“心悦诚服”“衷心拥戴”等替代,以符合现代语感。

(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欢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欢悦敬服,指既感到喜悦又由衷信服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欢服(拼音:huān fú)由“欢”(喜悦)和“服”(信服)组合而成,表示因受感召或恩惠而心悦诚服,常见于描述民众对政策、领导者或德行的积极反应。例如《后汉书·羊续传》记载:“百姓欢服”,即百姓因政策受益而喜悦并信服。
  2. 历史文献用例

    • 在《新唐书·李靖传》中,李靖安抚百姓时“远近欢服”,说明其治理深得民心。
  3. 延伸用法

    •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历史语境或强调情感与理性双重认同的场景。

“欢服”强调情感上的愉悦与理性上的认同相结合,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上述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挨批白头蹀跇帮丁冰场不忘沟壑迟廻春祭村步逮狱蹈厉奋发佃东订交滴水不羼东直兜剿非惟风景不殊隔壁帐龟龄国伎国人虾蟆更黄竹斠紬娇慵嫉妒经时锦衣靠托可谓刻字来意练裙胪布马齿菜哤杂谋略牛鼻子排风蠯蠃前戒漆吏秦庭之哭全福寿权纲全科人牲赏善罚恶樿杓身无寸铁士臣瘦岛首级顺脚速讼叹怨桃板田螺痛爱宛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