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嚣嚣的意思、嚣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嚣嚣的解釋

(1) [slanderous]∶衆口讒毀的樣子

讒口嚣嚣。——《詩·小雅·十月之交

(2) [arrogant]∶傲慢的樣子

聽我嚣嚣。——《詩·大雅·闆》。疏:“不聽之狀。”

(3) 另見 xiāo

詳細解釋

亦作“嚻嚻”。1.喧嘩貌。《詩·小雅·車攻》:“之子于苗,選徒嚻嚻。建旐設旄,搏獸于敖。” 毛 傳:“嚻嚻,聲也。” 漢 桓寬 《鹽鐵論·遵道》:“不從,文學以為非也,衆口嚣嚣,不可勝聽。” 唐 李翺 《幽懷賦》:“衆嚣嚣而雜處兮,鹹嗟老而羞卑。” 宋 葉適 《終論六》:“論者方嚣嚣然以取中原為希世之事,不知中原雖可得,北方猶未可圖也。” 朱自清 《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嚣嚣的一陣歌聲人語,仿佛笑我們無伴的孤舟哩。”

(2).多言貌。 宋 蘇洵 《六經論·書論》:“ 湯 之伐 桀 也,嚣嚣然數其罪而以告人,如彼有罪,我伐之,宜也。” 清 周亮工 《陳章侯繪磨兜堅見寄感其意賦此答之》詩:“他日青藤山下去,嚣嚣對爾莫相嗔。”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行樂》:“乃形則往來僕僕,口則贊歎嚣嚣。”

(3).自得無欲貌。《孟子·盡心上》:“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趙岐 注:“嚣嚣,自得無欲之貌。” 明 唐寅 《題自畫洞賓卷》詩:“我亦嚣嚣好遊者,何時得醉 嶽陽樓 。”

(4).虛空貌;虛僞貌。 漢 揚雄 《法言·君子》:“或曰:‘人有齊生死,同貧富,等貴賤,何如?’曰:‘作此者,其有懼乎?信死生齊,貧富同,貴賤等,則吾以聖人為嚣嚣。’” 吳秘 注:“若信是言,則吾以聖人六經之旨為嚣嚣之虛語。”

亦作“嚻嚻”。1.傲慢貌。《詩·大雅·闆》:“我即爾謀,聽我嚻嚻。” 毛 傳:“嚻嚻,猶謷謷也。” 陸德明 釋文:“嚻,五刀反。” 朱熹 集傳:“嚣嚣,自得不肯受言之貌。”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莊王》:“而無懼惕之心,嚣嚣然輕詐妄讨,犯大禮而取同姓。” 明 歸有光 《吏部司務朱君壽序》:“俗人僥倖於一日之獲,其於文義尚有不能知者,嚣嚣然自謂已能。” 清 王韬 《弢園文錄·洋務上》:“其(指洋務人員)在同僚中,亦以識洋務為榮,嚣嚣然自鳴得意。”

(2).衆口讒毀貌。《詩·小雅·十月之交》:“無罪無辜,讒口嚻嚻。” 陸德明 釋文:“嚻,五刀反。《韓詩》作嗸嗸。” 高亨 注:“嚣嚣,衆口讒毀貌。”《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口嚣嚣兮餘訕,嗟恇恇兮誰留?” 唐 張說 《故括州刺史馮公神道碑》:“嚣嚣群小,彼何足筭。”

(3).怨愁;怨恨。 漢 賈誼 《過秦論中》:“今 秦二世 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饑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資也。”《漢書·董仲舒傳》:“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下不能足,而況人乎!此民之所以嚣嚣苦不足也。” 顔師古 注:“嚣,讀與‘嗸’同,音敖。嗸嗸,衆怨愁聲也。”《資治通鑒·漢獻帝初平二年》:“於是更相誣引,冤死者以千數。百姓嚣嚣,道路以目。” 胡三省 注:“嚣,五羔翻。 韋昭 曰:‘不敢發言,以目相眄而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嚣嚣”是一個多音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讀音和語境不同而變化,具體解釋如下:

一、讀音áo áo 時的含義

  1. 衆口讒毀的樣子
    出自《詩經·小雅·十月之交》:“讒口嚣嚣。”,形容衆人用讒言诋毀的狀态。

  2. 傲慢、不聽勸告的樣子
    如《詩經·大雅·闆》:“聽我嚣嚣。”,描述對方态度傲慢、不聽從建議。

  3. 自得無欲的狀态
    《孟子·盡心上》提到:“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指無論外界評價如何,内心都保持淡然自得。


二、讀音xiāo xiāo 時的含義

  1. 喧嘩、嘈雜
    如《鹽鐵論·遵道》:“衆口嚣嚣,不可勝聽。”,形容人聲鼎沸的場景。

  2. 多言、議論紛紛
    在《詩·小雅·車攻》中,“選徒嚣嚣”,指衆人讨論、喧鬧的狀态。


三、其他特殊用法


“嚣嚣”需結合讀音和上下文理解,常見于古典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如需更詳細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詩經》《孟子》等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嚣嚣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吵鬧,喧嚣。它的拆分部首是口和幺,總共有嚣嚣兩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在繁體字中,嚣嚣的寫法是囂囂。在古時候,嚣嚣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寫法我無法确定。以下是一個例句:“市中心的嚣嚣喧嘩使我感到疲倦。”對于組詞,嚣嚣可以和其他詞組合在一起構成不同的詞語,比如喧嚣、嘈雜、吵鬧等。與嚣嚣近義的詞語有喧嚣、鬧哄哄等,而與其反義的詞語是甯靜、安靜等。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