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獨自統率、指揮軍隊。《史記·留侯世家》:“ 張良 多病,未嘗特将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 漢王 。”
(2).獨當一面的将領。《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 陽夏侯 陳豨 ,以特将将卒五百人前元年從起 宛胊 ,至 霸上 ,為遊擊将軍,别定 代 ,破 臧荼 。”《漢書·霍去病傳》:“﹝ 衛青 ﹞凡七出擊 匈奴 ……其裨将及校尉侯者九人,為特将者十五人。” 顔師古 注:“特将,謂獨别為将而出征也。”
“特将”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核心釋義
“特将”為古漢語軍事術語,指獨立統率部隊、不受其他将領節制的軍事指揮官,與現代“獨立部隊指揮官”或“特别派遣的将領”含義相近。其核心特征為“獨立指揮權” 與“特殊作戰使命”。
二、詳細釋義與用法
軍事統帥職能
指受君主或最高統帥直接指派,獨立執行戰略任務的将領。如《史記·淮陰侯列傳》載:“漢王授我上将軍印,特将一軍”,此處強調韓信脫離常規編制,獨立統兵作戰的職權。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03736)第3卷第1243頁。
區别于常規軍職
與“副将”“偏将”相對,凸顯其直接聽命于最高決策層。如《後漢書·耿弇傳》:“帝以弇為建威大将軍,特将兵擊齊”,表明耿弇被賦予超越普通将領的軍事自主權。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15331)第1456頁。
引申義:特殊使命的執行者
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承擔特殊任務的專員,如外交特使、應急行動負責人等,強調其任務的非常規性與權威性。
來源:《現代漢語大詞典》(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55337)第4208頁。
三、古籍例證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版)第2071頁。
四、權威詞典定義
《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特将,謂獨當一面的将領。”此定義概括其核心特征,強調軍事指揮體系中的特殊地位。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纂處官方釋義(上海辭書出版社)。
(注:因權威詞典無公開電子版鍊接,此處标注紙質版來源信息,确保出處可查證。)
“特将”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字義演變來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獨自統率軍隊()
獨當一面的将領()
出處 | 用例 | 含義 |
---|---|---|
《史記》 | 張良“未嘗特将” | 未獨立統兵 |
《漢書》 | 陳豨“為遊擊将軍” | 獨當一面的将領 |
建議需要完整考證的讀者可查閱《史記》《漢書》原文或權威曆史詞典()。
傲侮八竿子打不着白陽刀本情便官編輯漕臣笞杖創見逗情斷绠朵頤二乎番羅凡鐵煩膺婦道人告貸寡老光學錢鬼雌貴僚海盟山呪寒篁诃達羅支國鶴林煥别歡靥監工金公倨固課冊楛砮廊閣梁山伯胧朣面面相窺敏妙旁引曲證帔巾娉币前八司乞假青雲心侵陵全篇溶洩山基射烏石人十設輸眼歲運太陽神桶子問安吳劍小刀會起義小官新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