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停車駐馬。《後漢書·郭躬傳》:“ 汝南 有 陳伯敬 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呵叱狗馬,終不言死,目有所見,不食其肉,行路聞兇,便解駕留止。”《南史·劉湛傳》:“﹝ 湛 ﹞善論政道,并諳前代故事,聽者忘疲。每入 雲龍門 ,禦者便解駕,左右及羽儀隨意分散,不夕不出,以此為常。”參見“ 解鞅 ”。
(2).去世的婉詞。 南朝 梁 陶弘景 《許長史舊館壇碑》:“ 太元 元年,解駕違世。”
“解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停車駐馬
指停止車馬行進,常用于描述中途停留或駐足的場景。例如《後漢書·郭躬傳》中記載:“行路聞兇,便解駕留止”,意為途中聽聞兇訊後停車暫留。此義項與“解鞅”(卸下馬具)意義相近,均與車馬停駐相關。
去世的婉辭
作為對死亡的委婉表達,常見于古代碑文或文獻。南朝梁陶弘景在《許長史舊館壇碑》中寫道:“太元元年,解駕違世”,即以“解駕”暗指逝世。
補充說明
解駕指解除騎馬時的動作。通常用于形容駕車之人從車上下來,也可引申為解除控制、離開某個崗位或職務。
解駕的部首是馬,部首筆畫數為3。
解駕是一個由現代漢語詞語組成的詞組,源于古代的駕馬行為,表示駕車之人從車上下來。
對應的繁體漢字為「解駕」。
在古代漢字中,「解駕」的寫法較為繁雜。一種常見的寫法是「解廄」,表示從廄馬中駕車出來。另一種寫法是「解腳」,表示從馬鞍腳蹬上解開腳綁。
1. 他解駕下車,迎接了來訪的客人。
2. 政府下令解駕,該官員被免去了職務。
解圍、解決、解放、解除、解碼、解體、解答、解脫
下車、下馬、卸下
上車、上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