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藏畫之所。 唐 譚用之 《贻釣魚李處士》詩:“何處邈将歸畫府,數莖紅蓼一漁船。” 清 松泉老人 《墨緣彙觀錄·名畫上·宋迪秋山圖卷》:“卷中上押‘瑤暉畫府’朱文大印。”
“畫府”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古代收藏繪畫作品的場所。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畫府”指舊時專門用于收藏、保存繪畫作品的地方,類似于現代的博物館或藝術館。這一概念多見于古代文獻,尤其是唐宋至明清時期的記載。
文獻出處與實例
功能與文化意義
畫府不僅是保存藝術品的場所,更承載了古代文人對書畫藝術的珍視與傳承。這類場所常與文人雅集、鑒賞活動相關,反映了古代藝術收藏與文化交流的密切關聯。
總結來看,“畫府”一詞主要用于曆史語境,現代已較少使用,但其含義可通過古代詩文和藏品印章得到明确佐證。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畫府》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專門制作繪畫作品的場所或機構。
《畫府》的部首是“氵”和“阝”,總共有11筆。
《畫府》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楚辭·招魂》中,意指美麗的府第上有畫作。後來,在文學作品和曆史記載中逐漸成為指代繪畫機構的專用詞語。
《畫府》的繁體字為「畫府」。
在古代寫法中,字形稍有不同。其中,“畫”字由“田”加下面兩個橫,“府”字由“廣”加上“口”寫成。
1. 他在京城的一家著名畫府任職,才華出衆,備受贊譽。
2. 這家畫府收藏了許多名家的精品之作。
繪畫、畫室、畫廊、畫壇、畫展、美術館
畫院、畫台、畫堂
文府、書府、詩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