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綴的意思、後綴的詳細解釋
後綴的解釋
(1) [suffix]∶在一個詞、詞根或短語的結尾出現的詞綴
(2) [postfix]∶加在另一個詞後面的字母、音節或詞
詳細解釋
加在詞根後面的構詞成分。如“語言學家”、“文學家”、“書法家”中的“家”字,“桌子”、“椅子”、“房子”中的“子”字等。
詞語分解
- 後的解釋 後 (③後⑥後) ò 上古稱君主:商之先後(先王)。 帝王的妻子:皇後。太後。 指空間在背面,反面的,與“前”相對:後窗戶。後面。後學。後綴。後進。 時間較晚,與“先”相對:日後。後福。後期。 指次序
- 綴的解釋 綴 (綴) ì 縫:補綴。綴上幾針。 連接:連綴。綴文(即作文章)。綴辭。綴集。綴輯。筆不停綴。 裝飾:點綴。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在漢語詞彙學中,後綴是指附加在詞根或詞幹後面的構詞成分,它不能獨立成詞,主要作用是改變原詞的詞性或增添新的語法意義和詞彙意義。後綴是漢語派生構詞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定位性(隻能後置)和黏着性(不能單獨使用)的特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後綴的定義與核心特征
- 位置固定性
後綴必須附着在詞根之後,如“桌子”中的“子”、“石頭”中的“頭”。若脫離詞根則失去意義(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改變詞性與意義
- 名詞化:後綴“子”“兒”“頭”常将動詞、形容詞轉為名詞,如“蓋→蓋子”“亮→亮兒”“苦→苦頭”。
- 形容詞化:後綴“氣”“樣”可構成形容詞,如“孩子氣”“書生樣”(來源: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二、常見後綴的功能分類
1. 名詞性後綴
- 子:表事物或工具(如“刀子”“椅子”),部分含小稱義(如“小石子”)。
- 兒:多用于口語,表細小或親切(如“花兒”“小孩兒”),常見于北方方言(來源:朱德熙《語法講義》)。
- 頭:表抽象概念或方位(如“甜頭”“上頭”)。
2. 形容詞性後綴
- 氣:表性質或狀态(如“傻氣”“土氣”)。
- 樣:表相似特征(如“貓樣”“病樣”)。
3. 動詞性後綴
- 化:表轉變過程(如“現代化”“綠化”),具動态語義(來源:王力《中國現代語法》)。
三、後綴的語法作用
- 标記詞類
後綴是漢語詞性轉換的顯性标志,如“綠”(形容詞)→“綠化”(動詞)。
- 區别同音詞
如“鎖”(動詞)與“鎖頭”(名詞),後綴“頭”明确詞性差異。
- 附加情感色彩
後綴“兒”常帶親昵或輕松意味(如“小貓兒”),而“子”多中性(如“桌子”)。
四、後綴與詞綴系統的關系
漢語後綴屬于派生詞綴,與前綴(如“老-虎”“第-一”)共同構成漢語的附加式構詞法。需注意其與疊音後綴(如“綠油油”)的區别:後者為形容詞生動形式,不改變核心詞性(來源:邢福義《漢語語法學》)。
五、權威研究參考
- 呂叔湘.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商務印書館, 1979.
- 朱德熙. 《語法講義》. 商務印書館, 1982.
- 王力. 《中國現代語法》. 中華書局, 1985.
- 邢福義. 《漢語語法學》.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網絡擴展解釋
“後綴”一詞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以下是主要解釋:
1. 語言學中的後綴
在構詞法中,後綴是添加在詞根或詞幹後的字母/音節,用于改變詞性、語法功能或含義。例如:
- 英語中“-ness”可将形容詞變為名詞(如kind → kindness);
- 漢語中“-子”構成名詞(如桌→桌子)。
2. 計算機科學中的後綴
指文件名末尾的擴展名,用于标識文件格式:
- “.txt”表示純文本文件;
- “.mp4”表示視頻文件;
- 操作系統通過後綴識别打開方式。
3. 數學中的後綴表示法
即逆波蘭表示法,是一種運算符後置的表達式書寫方式:
- 常規表達式“3+4”寫作“3 4 +”;
- 優勢:無需括號,便于計算機棧運算處理。
其他領域
- 郵政:地址中的郵編後綴(如“-1234”補充詳細區域);
- 生物學:部分學術命名中使用後綴區分亞種或變種。
别人正在浏覽...
敗火敝裘操嗔長江中下遊平原陳言膚詞從父鬥碁短狀恩養發松覆地翻天撫局黑甕甕恨恚痕路花诰回舟興鹘沒釂醻家蔬假托街鼓繼繼存存久慣沮滞舉止言談磕膝累趼亮瑩瑩鱗構孟豬冥吏密書靡佗墨暈南都凝盼盤饤判狀绮樓曲棍球去國驅口瞿陵群蟻潰堤讓子蔏蒌深緻是非事火咒龍適情任欲守錢虜授受不親體腔晚市瓦人僞證翔鳳響珊珊鄉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