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诰的意思、花诰的詳細解釋
花诰的解釋
用金花羅紙書寫的诰命。封贈大臣之母或妻時用之。 明 高明 《琵琶記·強就鸾鳳》:“娘萬福,娘萬福,看花誥紋犀軸。”
詞語分解
- 花的解釋 花 ā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組成,有各種形狀和顔色,一般長得很美麗,有的有香味,凋謝後結成果實。 供觀賞的植物:花木。花草。花匠。花事(遊春看花
- 诰的解釋 诰 (誥) à 古代帝王對臣子的命令:诰命。诰封。 告誡,勉勵:自诰。诰誡。 帝王任命或封贈的文書:诰敕(官吏受封的文書)。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花诰”是古代用于封贈官員母親或妻子的官方文書,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定義:指用金花羅紙(一種裝飾金花的華麗紙張)書寫的诰命文書。這類文書專用于對大臣的母親或妻子進行封贈,以表彰其家族成員的功績或地位。
應用場景
- 封贈對象:主要針對官員的女性家屬,如母親、妻子,體現古代“母憑子貴”“妻憑夫榮”的制度特點。
- 材質特征:金花羅紙質地考究,紋飾精美,常用于重要官方文書的書寫,彰顯榮譽與尊貴。
文學引用
該詞在文學作品中常作為身份象征出現。例如:
- 明代戲曲《琵琶記》中“看花诰紋犀軸”一句,即通過“花诰”體現角色受封的榮耀場景。
- 古詩文亦用“金花诰”代指女性因家族顯赫而獲得的封號,如“青雲香裡共清風,消得金花诰”。
補充說明
“花诰”與“紫泥封”(狀元捷報)常被并提,前者側重女性受封,後者側重男性功名,反映古代社會對不同性别的表彰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花诰的意思
花诰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泛指君主或貴族賜予臣民的封爵儀式。它是一種盛大的慶典,象征着對功臣的崇敬和贊揚。
拆分部首和筆畫
花诰的部首是⽉部(月字頭)和⼉部(十字底),它的拼音為huā gào。
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具體結構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