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客赴宴的敬辭。用于舊時請帖。杯水,謙言菲薄。《歧路燈》第八四回:“及至次日, 紹聞 具‘十五日杯水候’全帖,請這一切債主。”
“杯水候”是一個舊時用于請帖中的敬辭,主要表示邀請他人赴宴時的謙遜态度。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該詞屬于古典用語,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代文獻或仿古語境中。如需類似表達,可替換為“略備薄酒”“聊表心意”等現代謙辭。
“杯水候”反映了傳統禮儀文化中的自謙傳統,與“寒舍”“粗茶淡飯”等詞彙類似,均通過貶低自身款待水平以示對賓客的尊重。
杯水候是一個成語,意為“一杯水的時間”,比喻極短的時間。這句話形容事情瞬間完成。
杯水候的部首是“豆”字部,拆成的部首是“木”,“豆”,“口”。
杯水候的總筆畫數為10畫。
杯水候最早見于《南史·南史雜傳》:“華骈抱病,遊江都。夜客至,放杯水于座上,語盒之外,訖須至中。”
出自南朝梁時期的曆史著作《南史》中。該典出自梁武帝時期的政治家華皎,他一生為政務繁忙,工作效率極高,以至于連夜間有客人來訪時,他都能在對方端起一杯水喝一口的時間内,完成對方談話的回應,從而形成了這個成語。
杯水候的繁體字為 “杯水候”。
在古時候,杯水候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不過,現代最常使用的寫法是以上提到的“杯水候”。
他的反應速度非常快,簡直就是杯水候。
杯觥交錯、杯賽、杯水車薪等。
頃刻、瞬間、刹那等。
功虧一篑、進展緩慢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