苫褐的意思、苫褐的詳細解釋
苫褐的解釋
草衣。《北史·侯深傳》:“路中遇寇,身披苫褐。 榮 賜其衣帽,厚待之,以為中軍副都督。”
詞語分解
- 苫的解釋 苫 ā 草簾子,草墊子:草苫子。 苫 à 用席、布等遮蓋:車上苫塊塑料布。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褐的解釋 褐 è 粗布或粗布衣服:短褐。 黑黃色:褐煤(煤的一種,多為褐色,除可作燃料外,還可以提煉汽油、煤油、焦油等。亦稱“褐炭”)。褐藻(藻類植物的一大類,褐色,是海底最主要的藻類,富含碘質和膠質,海帶就是
網絡擴展解釋
“苫褐”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詞義
- 字面含義:指用草編織的粗陋衣物,即“草衣”。其中,“苫”指草編的覆蓋物(如草席、草簾),“褐”原指粗布或粗布衣服,後泛指貧賤者所穿的簡陋衣物。
- 拼音:shān hè(注音:ㄕㄢ ㄏㄜˋ)。
2.引申含義
- 成語用法:形容生活貧困、衣着破舊的狀态。例如《北史·侯深傳》記載“身披苫褐”,描述人因貧窮隻能穿草衣。
- 文化背景:古代貧苦百姓常用草、麻等材料制衣,“苫褐”成為物質匮乏的象征,常見于曆史文獻中。
3.構成解析
- 苫:草制覆蓋物(如草席),《說文解字》注“蓋也”,強調其遮蔽功能。
- 褐:粗布短衣,先秦時期為平民服飾,《詩經》中“無衣無褐”即指此。
4.使用場景
- 多用于形容古代貧民或落魄者的衣着,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貧困生活的文學化描述。
“苫褐”既指具體的草制衣物,也承載了社會階層與物質條件的隱喻,是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的詞彙。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可參考《北史》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苫褐的意思
苫褐是一個指代貧窮、簡樸、樸素的詞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苫的部首是艹,總計4畫;褐的部首是衣,總計11畫。
來源
苫褐是由兩個字組合而成的,苫的意思是用草或藤條編織而成的簡單遮蓋物,褐的意思是灰褐色。因為苫褐都與貧窮、簡樸有關,所以綜合起來指代貧窮、簡樸、樸素。
繁體字
苫褐的繁體字:苫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苫褐的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他過着苫褐的生活,一切都樸素而簡單。
2. 這個農村地區雖然苫褐,卻充滿了溫暖與真誠。
組詞
麻苫、草苫、草褐、布褐
近義詞
貧寒、貧困、簡樸、樸素
反義詞
富裕、奢華、精緻、華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