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和尚就有缽盂。謂人在物在。有留得青山在,哪怕無柴燒之意。 元 馬緻遠 《黃粱夢》第二折:“恁時節和尚在缽盂在,今日個福氣衰,看何時冤業解!”
“和尚在缽盂在”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讀,主要源自元曲作品,具體如下:
人與物的依存關系
字面指“有和尚就有缽盂”,強調人與隨身物品的共存,類似“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例如元代馬緻遠《黃粱夢》中“恁時節和尚在缽盂在”,比喻隻要人在,相關的資源或根基便不會消失。
存亡未定的疑問
在疑問句式中(如元代朱凱《昊天塔》第三折:“知道是和尚在還是缽盂在?”),則表達對人或物存續狀态的未知,暗含“不知誰存誰亡”的無奈。
提示: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元曲原文(如《黃粱夢》《昊天塔》)或權威詞典釋義。
《和尚在缽盂在》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兩個人互相依存、不能分開,形容關系密切或難以分離。
《和尚在缽盂在》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和(口)尚(屍)缽(金)盂(皿)。
它的筆畫數分别是:和(8畫)尚(6畫)缽(9畫)盂(9畫)。
《和尚在缽盂在》這個詞來源于民間傳說故事。相傳有一個和尚在一個寺廟中獲得了一個缽和一個盂,這兩個物品相互依存,不可分離。後來,人們就用這個故事中的情景來形容兩個人或兩件事情密不可分的關系。
《和尚在缽盂在》的繁體字為「和尚在鉢盂在」。
古時候《和尚在缽盂在》通常以篆字形式書寫,書寫形态和現代有些差異。
他們的友誼就像《和尚在缽盂在》,永遠都不能分開。
組詞:和好、尚方寶劍、缽中蛇影、盂蘭盆節。
近義詞:關系密切、形影不離、相依相存。
反義詞:水火不容、割席斷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