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后半晌的意思、后半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后半晌的解释

[afternoon]〈方〉∶午后;下午

详细解释

方言。下午。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第七节:“到了后半晌,还不见敌人的踪影。”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每个星期六的后半晌,下堡小学照例没什么活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后半晌”是汉语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时间表述词,其核心含义指“下午的时间段”,通常特指午后至傍晚前的时段。根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记载,该词属于北方方言词汇,尤其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区使用频率较高,具体释义包含以下三方面:

  1. 时间范围界定

    在方言使用中,“后半晌”可对应两种时段理解:

    • 狭义指“正午十二点后至太阳偏西”(约13:00-15:00),如《河北方言词汇》中例句:“他后半晌才下地干活”;
    • 广义涵盖整个下午,与“前晌”(上午)相对,常见于晋语区,例如山西民歌《割莜麦》唱词:“前半晌收麦后半晌碾”。
  2. 构词逻辑与语音特征

    该词由“后”“半”“晌”三字复合构成。“晌”原指“正午”(《说文解字》释为“日中也”),后引申为时段单位,“半晌”即“半个白天”。叠加“后”字后形成时间递进关系,读音遵循北方方言连读变调规律,标注为/hòu bàn shǎng/。

  3. 文化语义延伸

    在民俗语境中,“后半晌”常隐喻“事务接近尾声”,如歇后语“后半晌的日头——偏西了”,比喻事物发展已过鼎盛期。此用法在民间故事《杨家将》评书版本中曾出现,描述战役局势:“眼瞅着这仗打到后半晌,金兵的气焰早灭了七八分”。

网络扩展解释

“后半晌”是一个方言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时间,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下午时段,尤其指午后较晚的时候(如接近黄昏),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下午”或“傍晚”。在陕西等地方言中,也可特指“黄昏时分”(如“后晌我们去吃饭”)。


二、词义解析

  1. 构词分析

    • 后:指时间的后半段;
    • 半:表示“一半”;
    • 晌:原指白天,可细分为“前晌”(上午)和“后晌”(下午)。
  2. 时间范围
    通常覆盖整个下午,但具体使用时会根据语境调整。例如:

    • “初四的后半晌,山坡根人影婆娑”(泛指下午);
    • “寒冬腊月坐敞篷车,后半晌到达”(接近傍晚)。

三、方言使用特点


四、例句参考

  1. “今天后半晌,咱们一块到公园走走!”
  2. “救护车后半晌才来,产妇和孩子已经完了。”

如需更详细的地域用法或例句,可参考方言词典或地方语料库。

别人正在浏览...

凹凸不平白画蚌蠃爆肚[儿]扒沙本司贲诸觱篥材识采缯倡饮产假城治尺烬痴眉钝眼愁悰刺棹疵拙寸莲大专蹬腿电挂恶燋翻盆纷呈酆广府倅干吏沽售缓嚲黄玉花简恤酒缶军哗浚涧鵾鸡鍊金料到铃架陵域漫天掩地袂接肩摩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蓬户瓮牖辟寒犀嵌窦轻阴湫底楸檟三日耳聋森动扇影神仙手事衷耸企陶阴同食退院晚飧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