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之久遠的後裔。 唐 李華 《含元殿賦》:“維皇 高祖 ,穆瑞命於元穹;萬有千載,鐘景祚於鴻裔。” 唐 顧況 《高祖受命選唐賦》:“天丑 隋 而命 唐 ,纂 周 漢 之鴻裔。”
“鴻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傳之久遠的顯赫後代,既強調家族血脈的延續性,也暗含子孫昌盛、地位尊貴的寓意。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中。
唐代顧況在《高祖受命選唐賦》中以“纂周漢之鴻裔”形容唐朝繼承周、漢的顯赫傳承,體現該詞的尊崇色彩。
鴻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左右兩個部分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鳥”(鳥心)和“衣”(衤)。它的總筆畫數為21畫,其中“鳥”的部分占9畫,“衣”的部分占12畫。
鴻裔一詞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化和曆史。其中“鴻”指的是大雁,象征着高飛遠翔、尋找理想的意義;“裔”指的是後代、子孫,表達了對祖先文明的傳承和延續之情。因此,鴻裔一詞的意思是“有着遠大前程的後代”或者“承載着祖先文化的後代”。
在繁體字中,鴻裔的寫法為「鴻裔」,整個詞的外形更加精細和複雜。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一些變體字,例如「鴻」的舊字形是「鴻」,它的結構更為繁複,筆畫更多。
以下是一些關于鴻裔的例句:
關于鴻裔的組詞,可以包括“鴻儒”、“鴻篇巨制”、“後裔”等。近義詞可以有“後代”、“子孫”、“後輩”等。而與鴻裔意義相反的詞語可以包括“凋零”、“斷絕”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