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ry-mouthed monk chants heresy] 比喻為謀私利故意搞歪曲事實的宣傳
“歪嘴念邪經”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比喻為謀取私利故意歪曲事實或篡改經典,常見于以下場景:
如需更多用例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漢典、樂樂課堂等來源。
《歪嘴念邪經》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說話或念經時咬字含糊不清,發音不準确。
《歪嘴念邪經》可以拆分為:歪(156筆)+ 嘴(21筆)+ 念(61筆)+ 邪(94筆)+ 經(82筆)。
《歪嘴念邪經》這個詞來源于民間故事,流傳甚廣。根據傳說,有一位著名的佛教大師嘴巴歪了,但他的修行卻非常虔誠,經常念經。由于他嘴巴歪,他念經時發音不準确,從而被人戲稱為《歪嘴念邪經》。
《歪嘴念邪經》的繁體字寫法為《歪嘴唸邪經》。
古時候,《歪嘴念邪經》可能寫作《㛃嘴念邪經》或者《崴嘴念邪經》。
小明念經時總是《歪嘴念邪經》,讓人聽不懂。
組詞:歪曲、嘴巴、念經、邪說、經文。
近義詞:口齒不清、字不準、語言含糊。
反義詞:準确發音、清晰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