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秀全 、 馮雲山 所制定的拜上帝會的十項會員守則,起義後成為 太平天囯 的革命紀律。内容為:崇拜皇上帝,不好拜邪神,不好妄題皇上帝之名,七日禮拜頌贊皇上帝恩德,孝順父母,不好殺6*人害人,不好奸邪淫6*亂,不好偷竊劫搶,不好講謊話,不好起貪心。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天朝田畝制度》:“凡天下官民,總遵守十款天條及遵命令盡忠報國者則為忠,由卑升至高,世其官。”亦省稱“ 十款 ”。 太平天囯 洪秀全 《禦制千字诏》:“十款昭彰,遵獲祝嘏。”參閱 洪秀全 《天條書》。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十款天條漢語 快速查詢。
“十款天條”是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拜上帝會的核心行為準則,由洪秀全和馮雲山制定,既是宗教規範,也是革命紀律。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十款天條是太平天國前身拜上帝會的十項會員守則,起義後上升為官方法律,具有強制約束力。其内容融合了基督教教義與中國傳統倫理,旨在統一信徒思想和行為。
宗教規範
倫理與社會準則
十款天條體現了太平天國政教合一的特征,通過宗教戒律形式推行社會改革,但後期因極端化執行(如強制拆毀佛道寺廟)引發争議。
如需查看完整原文,可參考(太平天國民衆戒律原文)及(詞典解釋)。
《十款天條》是指一部關于天道和人倫的重要法律文獻。這部文獻記錄了古代中華文明的法規,以此指導人們的行為和生活。
《十款天條》的中文拆分部首為“天”和“條”,其中“天”部首的拼音是“tian4”,“條”部首的拼音是“tiao2”。根據字形結構,兩個字分别由4、7畫組成。
《十款天條》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它是由古代法官和學者共同編纂的。這部法律文獻在不同時代和朝代都有不同版本的繁體字傳承下來。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繁體字《十款天條》的一些筆畫可能與現代簡化字有所不同。古時候寫法可能更加繁複,筆劃更多,在結構和形狀上與現代字形略有出入。
以下是《十款天條》的一些例句:
1. 天條決定了人們的行為準則。
2. 在古代,遵守天條是人們的義務。
3. 違反天條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與《十款天條》相關的組詞有:
1. 天道
2. 人倫
3. 法律
4. 行為準則
5. 違反
近義詞:法規、法律法規、規章制度
反義詞:違法、違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