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河澤的意思、河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河澤的解釋

古澤名。在今 山東省 陽谷縣 東北。《左傳·襄公十四年》:“公出奔 齊 , 孫氏 追之,敗公徒于 河澤 。” 楊伯峻 注:“‘河澤’亦作‘阿澤’,亦作‘柯澤’,今 山東 陽穀縣 東北, 運河 所經。”《太平禦覽》卷五○九引 三國 魏 嵇康 《高士傳·涓子》:“至三百年後,釣于 河澤 ,得鯉魚中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河澤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詞素拆分與典籍用例兩方面解析。從構詞法看,“河”指天然形成的水道系統,如《說文解字》釋“河”為“水出敦煌塞外昆侖山,發原注海”;“澤”指聚水窪地,《周禮·地官》稱“澤,水所鐘也”,二者組合構成地理學術語。

該詞在古籍中可見雙重用法:其一指自然地理實體,如郦道元《水經注·濟水》載“濟水又東迳河澤縣故城北”,描述古河道與湖沼并存的地貌;其二作政區名稱,如《太平寰宇記》記載唐代河澤縣隸屬曹州,反映古代行政區劃與水系分布的關聯性。

現代漢語中,“河澤”主要保留為專有地名,如山東省菏澤市在1953年前曾用“河澤”為舊稱,據《中國地名語源詞典》考證,其命名源自境内古菏水與雷澤兩大水系交彙的地理特征。在通用語境下,該詞已被“河流”“沼澤”等現代地理術語替代。

主要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對“河”“澤”的釋義
  2. 郦道元《水經注》地理記載
  3.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行政區劃沿革
  4. 譚其骧《中國曆史地圖集》水系标注
  5. 民政部《全國行政區劃簡冊》現行地名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河澤”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根據來源權威性和使用場景綜合辨析:

一、古地名解釋(主流含義)

  1. 地理定位
    指古代湖泊名稱,位于今山東省陽谷縣東北部,屬運河經過區域。該地名最早見于《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的“敗公徒于河澤”,楊伯峻注疏時強調其别名演變(阿澤、柯澤)及地理位置。

  2. 文化典故
    三國時期嵇康《高士傳·涓子》中記載“釣于河澤,得鯉魚中符”,顯示其在曆史文獻中的文化意象。

二、成語釋義(少數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網)将其引申為形容詞性成語,比喻“廣泛涵養才德或積累財富”,以河流湖澤象征資源豐沛。但此用法在其他權威文獻中鮮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辨析建議:
學術或曆史場景中應優先采用“古澤名”解釋;若遇到比喻性用法,需核實上下文是否屬于文學修飾或地域性表述。

别人正在浏覽...

拜折子繃帶簿廳超搖陳年詞主大處着墨盜發得意忘形電繞璇樞端冕蹲鋒頓撼奪移分文未取腹心之疾丐巧高不辏低不就官報管系固壁鬼號黃梁美夢狐綏夾乘金仆錦軒雞犬升天橛株駒刊授教育連歡螺杯旅泛謾神冒受昧揥面面相覩溟滓難乎為繼男聲拈韻配額披書丘隴饒潤燒酒食魚鼠伏屬稾水怒淑清貪賄天衣無縫讬人微宦問遣無縫塔仙峤顯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