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付托于他人。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傷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愛子託人。”
(2).猶假手。利用别人。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序》:“常笑 淮南 之假手,每嗤 不韋 之託人。”
(3).請托他人。 宋 蘇轼 《與子由書》:“ 八郎 續親極好,但吾儕難自言,可託人與説。” 清 吳振臣 《甯古塔紀略》:“至次年,必照樣還清;有他故,亦必託人寄到。”《糊塗世界》卷二:“那外科先生四處託人求情,并情願把醫治小姐的藥費一概報效,算做贖罪。”
“讬人”一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少見,且存在用字規範問題。根據現行漢字标準:
用字辨析:
詞義解釋:
使用建議:
注意事項: 該詞在當代語言實踐中已完全被“托人”取代,若在正式文件中出現“讬人”字樣,應視為不規範用字,需修正為“托人”。
讬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請托、托付。它可以用來表示将事物或責任托付給他人。
讬人的部首是讠,共有8個筆畫。
讬人是由"言"和"士"組成。它的繁體字為託人。
在古代,讬人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的字形比現代字簡潔,發生了一些變化。
1. 他讬人代辦了一些事務。
2. 我請他替我讬人去取快遞。
1. 讬托:托付、委托。
2. 讬言:請人傳達口信。
3. 讬債:将債務轉讓給他人。
委托、托付、請托。
自行、親自、親自去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