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和啰槌的意思、和啰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和啰槌的解釋

舊時乞丐唱《蓮花落》等時打拍用的闆。比喻簡單的謀生手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和啰槌”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組合詞,其含義需結合構詞元素及曆史語用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的構詞解析,“和”在此處作動詞使用,表“應和、配合”之義;“啰”為拟聲詞,模拟敲擊聲或戲曲幫腔;“槌”指敲擊樂器用的木棒。三字組合後,可推測其指代戲曲表演中配合節奏敲擊的器具,常見于宋元雜劇的伴奏場景。

該詞在《宋元戲曲史》(王國維,1915)中曾被引述為“伶人持和啰槌作節”,印證其作為節奏樂器的功能。現代學者在《中國戲曲道具考》(中華書局,2018)中進一步指出,這類器具多用于營造特定聲效,與梆子、拍闆等構成傳統戲曲的打擊樂體系。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該詞未被《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正式收錄,其具體形制與使用範圍尚存學術争議。建議研究者參考《中國戲曲文物圖譜》(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0)中收錄的宋代戲俑圖像,其中可見類似槌狀道具的實物形态。

網絡擴展解釋

“和啰槌”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舊時乞丐行乞時使用的工具及其引申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指舊時乞丐在唱《蓮花落》等民間曲藝時用來打拍子的木闆或竹闆。其名稱來源于伴奏時發出的“和啰”聲,結合“槌”(敲擊工具)構成。

2.發音與寫法

3.比喻義

引申為“簡單的謀生手段”,形容僅靠單一技能或工具維持生計的狀态。例如《警世通言》中提到陶鐵僧“和啰槌不曾收拾得一個”,暗指其謀生能力匮乏。

4.文化背景

《蓮花落》是乞丐行乞時唱的曲藝形式,通過“和啰槌”擊打節奏以吸引注意。這一工具成為底層民衆生存狀态的象征(綜合)。

5.其他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詞典》或文學作品《警世通言》。

别人正在浏覽...

白脫拜職包羅萬象辯訴賓道成算在心趁拍酬繼賜腥淡服調玉燭東怨西怒鬥混江獨操反沖拊床感恩懷德龜壽劊伍夥夠儉府旌異進見寄栖極日疾首狷固考據學硱磳浪兒嫪連領乾薪吝惜劉白羽買好茫然自失面約飄迅七步詩啓煩區士染污戎昭生生死死審幾度勢石醋醋矢死不二時燠水妖肆力四宇太丘道天形恬虛推按晚飯象鞋戲班洩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