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疾首的意思、疾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疾首的解釋

(1).頭痛。指憂苦至極。《詩·小雅·小弁》:“心之憂矣,疢如疾首。” 孔穎達 疏:“疾首,謂頭痛也。”《後漢書·順帝紀》:“憂悴永歎,疢如疾首。” 明 沉璟 《義俠記·旌勇》:“自此舒眉,更無疾首。” 謝無量 《己酉歲未盡七日自蕪湖溯江還蜀奉寄會稽山人冀資嗢噱》詩:“薄遊從曼衍,疾首念鰥惸。”

(2).指痛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邵九娘》:“有大婢素狡黠,偶與 柴 語,妻疑其私,暴之尤苦,婢輒於無人處,疾首怨駡。”

(3).猶言緻疾之端。《呂氏春秋·盡數》:“凡食無彊厚味,無以烈味重酒,是以謂之疾首。” 高誘 注:“疾首,頭痛疾也。” 畢沅 校正:“疾首,猶言緻疾之端。注非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疾首”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所側重。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一、核心詞義

  1. 本義為頭痛
    指因極度憂苦或疾病引發的頭痛症狀,如《詩經·小雅·小弁》中“心之憂矣,疢如疾首”,形容内心憂慮如同頭痛般難忍。

  2. 引申為痛恨
    常見于“痛心疾首”這一成語,表達對某事極度憎恨或憤慨。例如《左傳·成公十三年》記載:“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描述諸侯對某事的強烈不滿。

  3. 特殊含義:緻疾之端
    《呂氏春秋》中提到“疾首”可指引發疾病的根源,但後世對此解釋存在争議,畢沅認為應理解為“緻疾之端”。

二、用法特點

三、演變與辨析

以上内容綜合了《左傳》《詩經》等經典文獻及現代詞典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相關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疾首是什麼意思

疾首是一個漢字詞組,由疾和首兩個漢字組成。疾首的意思是指迅速激烈地抓住或扼制住。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某種行動迅速而果斷,牢牢抓住對方的頭部或頸部。

疾首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疾首的部首是疒 (病字旁)和首 (頭部),分别位于左邊和右邊。

疾首的總筆畫數為15筆。疒部有5筆,首部有10筆。

疾首的來源與繁體

疾首作為一個詞組在古代文學中使用較為頻繁,可以追溯到古代。在現代漢字中,疾首的形狀保持不變。

在繁體字中,疾首的寫法依然保持為「疾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疾首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疾首的例句

1. 他疾首抓住犯人的頭發,将其控制在地上。

2. 這位武術高手瞬間疾首奪舍,将對手摔倒在地。

3. 那隻獵豹疾首撲向獵物,迅速将其制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