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晚飯的意思、晚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晚飯的解釋

[supper;dinner] 一天結束時吃的一頓飯;晚上吃的飯

詳細解釋

(1).晚上吃飯。 唐 杜甫 《陪鄭廣文遊何将軍山林》詩之二:“翻疑柂樓底,晚飯 越 中行。”

(2).晚上吃的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吃過晚飯 繼之 到上房裡去。” 浩然 《豔陽天》第一○二章:“社員們正在吃晚飯,街上很少有人活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晚飯在漢語中通常指一天中傍晚或晚上食用的正餐,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1. 時間與餐次屬性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晚飯指“傍晚或晚上吃的飯食”,強調其作為一日三餐中最後一餐的時間定位,與“早餐”“午餐”形成時序對應關系。

  2. 詞義擴展與文化内涵

    《漢語大詞典》進一步解釋為“日暮時分的餐食”,引申為結束白天勞作後的家庭共餐場景,承載團聚、休憩的社會功能。古漢語中亦作動詞用,如《儒林外史》第三回:“搬了晚飯來吃”,體現其動态使用。

  3. 現代用法與時間彈性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指出,受地域與生活習慣影響,晚飯的具體時段可覆蓋日落至睡前(通常為17:00-21:00),内容上區别于簡餐,常指包含主食、菜肴的完整正餐。

  4. 構詞理據

    “晚”字本義指日暮(《說文解字》:“晚,莫也”),“飯”指煮熟的谷類食物。二字組合精确表達了“日暮進食”的行為特征,詞源可追溯至漢代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晚飯”指一天中的最後一餐,通常在傍晚或夜晚食用,是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晚飯”由“晚”(時間概念,指日落後或天黑後)和“飯”(泛指主食或餐食)組成,字面意為“晚間食用的正餐”。現代漢語中,它與“早餐”“午餐”并列,構成一日三餐的固定劃分。

  2. 時間範圍
    一般指17:00至20:00之間,但因地域、季節或個人作息差異可能延後。例如夏季炎熱地區可能推遲至20:00後,稱為“夜宵”的加餐則不屬正式晚飯範疇。

  3. 文化與社會意義

    • 家庭紐帶:在許多文化中,晚飯是家庭成員交流的重要時段,如中國的“團圓飯”傳統。
    • 健康觀念:營養學建議晚飯宜清淡、適量,避免過晚進食影響消化(如“晚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的俗語)。
  4. 相關表達

    • 動詞搭配:“吃晚飯”“做晚飯”“約晚飯”;
    • 引申用法:網絡語境中“秋天的第一頓晚飯”等衍生為社交符號。

若需進一步探讨飲食文化或語言學演變,可提供更具體方向。

别人正在浏覽...

奧妙無窮敖弄北大荒别有滋味逼租不知好歹鬯草逞學稠饧儲蓄誕計凋瘠東觀西望塠塠對酌楓墀甘臘根核貫蝨古德規方何粉花堆錦簇假官苦根爛殺牢直拉它鱗蟲攏總胪歡祿利昧私靡所適從能言善道撚船鲇溜怄人憑空臆造普爾羌煮瓊杯碁品氣質權謀雀鹞曲盡榮華富貴柔淑色飛眉舞山魈十連誓日指天疏陳私見寺刹陶令宅頭球纖佞小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