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缑山鶴的意思、缑山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缑山鶴的解釋

相傳 王子喬 于 缑山 乘鶴成仙。後用作歌詠仙家之典。 唐 裴度 《唐享惠昭太子廟樂章·亞獻終獻》:“禮成神既醉,彷彿 緱山 鶴。” 唐 元稹 《别李三》詩:“蒼蒼 秦 樹雲,去去 緱山 鶴。”亦作“ 緱氏鶴 ”。 清 趙翼 《瓯北詩話·各體詩二》:“ 金 李俊民 有 王籌堂 《壽詩》,俱用 王 家典故二首:‘仙馭未來 緱氏 鶴,月明吹徹玉笙寒。’”參見“ 緱氏山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缑山鶴,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典故性詞語,其核心含義指得道成仙或超凡脫俗之人,常用來比喻灑脫飄逸、遠離塵世的高士。

  1. 本義與典故來源:

    • 該詞典出漢代劉向所著《列仙傳·王子喬》。傳說周靈王的太子姬晉(字子喬)喜好吹笙,能模仿鳳凰鳴叫,後在伊水、洛水之間漫遊時,被道士浮丘公接引至嵩山修煉。三十餘年後,王子喬在缑山(位于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缑氏鎮)之巅,乘白鶴升天而去,成為仙人。
    • 因此,“缑山鶴”字面意思即指在缑山乘鶴升仙的王子喬,後凝固為一個特定意象和典故。
  2. 引申義與象征意義:

    • 得道成仙的象征: “缑山鶴”最直接的含義就是象征修道成仙、羽化登仙的境界。它代表了超越凡俗、長生不死的理想。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王子晉廟》中寫道:“子晉廟前山月明,人聞往往夜吹笙。鸾吟鳳唱聽無拍,多似霓裳散序聲。” 暗含了對王子喬駕鶴仙去傳說的追憶。
    • 超凡脫俗的意象: 因其與仙人王子喬的緊密聯繫,“缑山鶴”常被用來比喻那些品行高潔、志趣高雅、不慕名利、遠離塵嚣的隱逸之士或世外高人。它象征着一種超然物外、逍遙自在的精神狀态和人生境界。
    • 離别或仙逝的婉辭: 在文學作品中,有時也借用“缑山鶴”或“駕鶴缑山”來委婉地指稱人的去世,尤其是對德高望重或被認為有仙風道骨者的離世,帶有尊崇和仙化的意味。
  3. 文化影響與應用:

    • 此典故在中國古代文學(尤其是詩詞)中被廣泛引用,成為表達隱逸思想、求仙問道或贊頌高士的重要文化符號。
    • 缑山也因此成為道教文化中的一個聖地,與王子喬升仙的傳說緊密相連。

“缑山鶴”源自王子喬于缑山乘鶴升仙的神話傳說,其詞典意義核心指得道飛升的仙人(特指王子喬),引申義則常用來比喻超凡脫俗、逍遙世外的隱逸高士,象征着一種超越塵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

網絡擴展解釋

“缑山鶴”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典故,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缑山鶴”字面指缑山上的鶴,核心寓意與修道成仙或超凡脫俗相關,常被用作歌詠仙家或隱逸高士的典故。

二、起源與典故

  1. 王子喬成仙傳說
    據記載,周靈王太子姬晉(字子喬)因直谏被貶為庶人,後于嵩山修道三十餘年,最終在缑氏山(今河南偃師境内)騎鶴升仙。這一傳說成為道教成仙的經典意象,如唐代元稹詩雲:“去去缑山鶴,日暮飛雲隔”(《别李三》)。

  2. 缑山與西王母的聯繫
    缑山亦與西王母相關,傳說她曾在此修煉,後成為玉皇大帝之妻,進一步強化了此地的“仙山”屬性。

三、引申含義

四、用法示例

五、總結

“缑山鶴”兼具神話色彩與人文内涵,既可指代修道成仙的典故,也可借喻超然世外的品格或卓越才能。其文化影響跨越宗教、文學與宗族領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典型的意象符號。

别人正在浏覽...

薄落胞子邊豆駁譏腸肥腦滿場事常主陳說出行大嘗玳瑁編嫡妾鸸鹋鳳凰竹分文不值負賃該是幹了共勤關意規戒過橋拆橋懷躭滑溜揭驕寄籍極力脊線涓豪浚波連裆蠡蔔麗妃李悝六計利欲邏兵芒履蜜蟲末杪逆胡蟠螭紋怯愞情箋渠兇染房尚父剡溪船射父石榜屍利素餐時相庶卉梳弄宿志擡杠忘形無丁字相托謝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