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undless] 寬廣無際
浩茫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
(1).水廣大無際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泿水》:“ 騭 登高遠望,睹巨海之浩茫,觀原藪之殷阜。”
(2).廣闊遼遠貌。 唐 沉亞之 《叙草書送山人王傳乂》:“夫匠心於浩茫之間,為其為者,必由意氣所感,然後能啟其衆也。” 魯迅 《集外集·無題》:“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詩刊》1978年第6期:“你沖殺上去了,浩茫天宇間,充塞着人民的鼓噪喧呼!”
“浩茫”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ào máng(注音:ㄏㄠˋ ㄇㄤˊ),其核心含義為“廣闊無際”,既可形容自然景象的遼遠,也可引申表達心境的廣袤或思緒的深遠。以下是詳細解析:
以上解析綜合了詞典釋義與古籍用例,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演變或更多例句,可參考相關文獻。
《浩茫》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廣闊、遼闊的意境或景象。它可以用來形容大海、天空、草原等一切遼闊無垠的事物。
《浩茫》的拆分部首是“水”和“艹”,對應的拆分筆畫是10畫。
《浩茫》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小雅·小阕》一詩中,意指廣袤無垠。後來逐漸成為描述大自然壯麗景觀的常用詞彙。
《浩茫》的繁體字為「浩蕊」。
在古代,「浩茫」的寫法是「浩渺」。其中「渺」是個表示水的字,但後來的字形演變中,被替換為艹。
1. 夜幕降臨,星空下的大海顯得浩茫無邊。
2. 登上山巅,俯視四周,雲霧缭繞的山谷讓人感到浩茫壯麗。
3. 踏入沙漠,沙海延綿至眼前,遠處盡頭仿佛有着浩茫的宇宙。
浩茫無際、浩茫無邊、浩茫蒼蒼、浩茫天空。
遼闊、廣袤、廣漠、無垠、無邊、無際。
狹小、狹窄、狹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