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道的統緒。 南朝 宋 謝莊 《泰始元年改元大赦诏》:“猥以寡薄,屬承乾統。” 元 姚登孫 《賀元旦表》:“道符乾統,躬啟皇圖。”
“乾統”一詞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文獻使用場景進行區分:
詞語本義:天道的統緒
曆史年號:遼天祚帝時期
補充說明:
乾統(gān tǒng)是一個漢字詞彙,意為“統一、統治、統禦”。這個詞通常用于描述統一管理國家、擔任統治者的角色或行為。
乾統的左邊部首是乙(yǐ),右邊是十(shí)。它由11筆構成。
乾統最早出現在曆史文獻《左傳》中,是由谷音區聲字乾(qián)和音因區聲字統(tǒng)組合而成。
乾統的繁體寫法為「乾統」。
在古代,乾統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據考古學家的研究,乾統的古文字形為「乾統」或「乹統」,并且可以出現在蔔辭、銘文等文物中。
1. 他以強大的權勢乾統整個國家。
2. 這位國王用睿智和公正來乾統他的國家。
3. 經過幾年的努力和智慧,他成功地乾統了企業的業務。
1. 統治(tǒng zhì)
2. 統一(tǒng yī)
3. 統禦(tǒng yù)
1. 統治(tǒng zhì)
2. 統禦(tǒng yù)
3. 掌控(zhǎng kòng)
1. 分崩離析(fēn bēng lí xī)
2. 勢不兩立(shì bù liǎng lì)
3. 民主(mín zh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