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耗損疲困。《明史·艾萬年等傳贊》:“兵力耗頓,加以統馭失宜,應援不及,求無敗衄,得乎!”
“耗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解釋
“耗頓”讀作hào dùn(注音:ㄏㄠˋ ㄉㄨㄣˋ),意為耗損疲困,指因消耗過度而陷入疲憊、困頓的狀态。
二、出處與例句
該詞可見于《明史·艾萬年等傳贊》:“兵力耗頓,加以統馭失宜,應援不及,求無敗衄,得乎!”。此句描述軍隊因長期消耗、疲困,加之指揮失誤,最終導緻失敗。
三、結構分析
四、其他信息
現代漢語中,“耗頓”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其近義詞包括“耗損”“疲敝”等,反義詞可對應“充沛”“充盈”。
《耗頓》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hào dùn。它的意思是消耗,浪費或消磨時間。這個詞通常用于描述某種動作或活動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而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标或效果。
《耗頓》這個詞的部首是耒(lěi),而它的總筆畫數為10。
《耗頓》源自古代的文字,屬于漢字的一部分。它的繁體形式為耗頓。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稍有不同。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耗頓可以寫成“耒屯”。耒作為耗頓的部首,屯則表示詞義的相關含義。
1. 現代社會人們往往在網絡和社交媒體上耗頓太多時間,而忽視了自己的實際生活。
2. 别再在瑣碎的事情上耗頓時間了,我們還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
耗資、耗費、耗能、耗時、耗損、耗竭
浪費、消磨、消費、揮霍、花費
節約、利用、合理利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