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空悠遠。引申為荒誕無稽。《莊子·天下》:“ 莊周 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説,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 成玄英 疏:“謬,虛也。悠,遠也。” 宋 蘇轼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此生歲月行飄忽,晚節功名亦謬悠。” 嚴複 《救亡決論》:“方其為學也,必無謬悠影響之談,而後其應事也,始無颠倒支離之患。”
“謬悠”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析:
“謬悠”由“謬”(錯誤、荒誕)和“悠”(悠遠、虛空)組成,核心含義為“虛空悠遠,引申為荒誕無稽”。該詞最早見于《莊子·天下》,原文稱莊子學說為“謬悠之說,荒唐之言”,指其思想看似不合常理,實則蘊含深遠哲理。
莊子哲學特色
莊子通過寓言和誇張表達思想,表面看似“謬悠”,實則打破常規邏輯,追求超脫現實的精神境界。例如《逍遙遊》中“北冥有魚”的想象,即體現這種虛實結合的表述方式。
後世引用
當代語境中,“謬悠”多用于文學評論或哲學讨論,形容看似不合邏輯卻蘊含深意的表達方式。例如評價某些先鋒派藝術作品時,可稱其“充滿謬悠之美”。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莊子》原文及蘇轼詩作(來源:、2、4)。
謬悠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謬指錯誤、荒謬,悠指遠離、遠去。因此,謬悠的意思是形容言談行為錯誤荒謬,離事實遠去。
謬悠的第一個字“謬”拆分為部首言和兩筆畫,它的右邊是“爿”部,表示木制的東西,本身是一個獨立的部首。
謬悠的第二個字“悠”拆分為部首心和十筆畫,它的上邊是“示”部,表示和宴會有關的事物,本身也是一個獨立的部首。
謬悠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的文獻中,有很多關于謬悠的記載,例如《莊子·人間世》中就有“莫之與道違也,莫之與焉古今不亡,謬之猶未也久之猶未有也”。繁體字“謬悠”則是根據繁體字的書寫規範來書寫的。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過程中,對于謬和悠這兩個字的寫法并不完全一緻。由于古代的書寫方式較為複雜,因此謬和悠的形态和現代簡化字有所不同。
1. 他的觀點完全是謬悠的,毫無根據。 2. 這個傳聞聽起來十分謬悠,不可相信。
謬悠的組詞有:謬悠不羁、謬悠偏執、謬悠離經叛道。
謬悠的近義詞有:荒唐、可笑、不實。
謬悠的反義詞有:真實、正确、合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