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枯黃的意思、枯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枯黃的解釋

[withered and yellow] 幹枯焦黃

過了中秋,樹葉逐漸枯黃

詳細解釋

(1).幹枯發黃。 巴金 《新生·五月十九日》:“草地上有幾處已經現了秃頂,枯黃的草倒下來。”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題叙:“有的說着說着,大滴大滴的熱淚,就從那枯黃的瘦臉上滾下來了。”

(2).指凋殘的黃葉。 明 劉基 《诏書到日喜雨呈石末公》詩:“甘雨恰隨天詔下,凍雲應與地圖開。枯黃背日紛紛落,細緑迎春苒苒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枯黃是漢語中描述事物顔色與狀态的形容詞,指物體因失去水分、生機或自然衰敗而呈現幹癟、黯淡的黃色。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顔色與狀态結合

    指物體(尤指植物)因缺水、衰老或病害導緻葉綠素分解,原有綠色褪去,轉為幹澀、無光澤的黃色,同時伴隨枯萎、卷曲的形态特征。

    例:深秋時節,草木枯黃。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748頁)

  2. 引申義:衰敗與缺乏生機

    用于形容非植物對象時,隱喻事物失去活力或衰敗狀态。

    例:枯黃的記憶;枯黃的歲月。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6卷,第1023頁)


二、用法與搭配


三、權威參考依據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幹枯發黃”。

  2. 《漢語大詞典》

    釋義:“幹萎而變黃”,強調色彩變化與質地幹癟的雙重特征。

  3. 《辭海》(第七版)

    從植物學角度解釋為“葉綠素分解後類胡蘿蔔素顯現的生理現象”。

(注:因詞典類内容通常無線上公開鍊接,此處标注紙質權威出版物信息。若需線上來源,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數據庫:http://www.language.org.cn/,或《漢語大詞典》數字化平台:http://www.hydcd.com/

網絡擴展解釋

“枯黃”是一個形容詞,通常用來描述物體因失去水分或生命力而呈現幹枯、焦黃的狀态。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定義
    指植物因枯萎、衰老或缺乏養分導緻顔色由綠轉黃,且質地幹枯。常見于秋冬季節的樹葉或草本植物。例如:“過了中秋,樹葉逐漸枯黃。”

  2. 擴展含義
    也可形容其他失去生機的物體,如頭發因營養不良或疾病呈現焦黃色。


二、用法與語境

  1. 自然現象
    多用于描述植物凋零過程,如“枯黃的落葉”“枯黃的草地”。
  2. 文學表達
    在文學作品中常渲染蕭瑟氛圍,如柳青《創業史》中“枯黃的瘦臉上滾下熱淚”。

三、反義詞與對比


四、其他相關

  1. 健康關聯
    頭發枯黃可能與甲狀腺功能低下、營養不良等有關。
  2. 文化意象
    枯黃常象征衰敗、暮年,如詩句“枯黃背日紛紛落,細綠迎春苒苒回”。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來源,可參考、5、9等提供的文學作品及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暗暧暴見暴漲備預不虞駁書阊阖宮晨禮蚩妄春畬村毬盜亂斷響獨腳蓮遁身惰肆齶鋒阿谀取容匪民風沫附封跟挂恭慎管張規刺海流圖環合花燭夜戶丁輝煌金碧濩略嬌怯假貣京報人荊關今古糾結祭儀舉要删蕪克平蠟液樂兵斂衾蠻勇匹段劈正斧慶覃清職羣辟散騎常侍食床食前方丈宿念剔燈讬質慰輯微息文脈無些祥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