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樂昌分鏡的意思、樂昌分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樂昌分鏡的解釋

南朝 陳 将亡時,驸馬 徐德言 與妻 樂昌公主 估計不能相保,因破銅鏡各執其半,約于正月十五日售其破鏡,俾取聯繫。 陳 亡,妻沒入 楊素 家。及期, 徐 輾轉依約至京,果訪得售半鏡者,夫妻卒得重聚。事見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後因以“樂昌分鏡”比喻夫妻分離。 元 孫季昌 《端正好,四時怨别集雜劇名》套曲:“受寂寞似 越娘 背燈,恨别離如 樂昌 分鏡。” 明 無名氏 《霞箋記·得箋窺認》:“咫尺天涯有如千丈,相思帳由他主張,須道 樂昌 分鏡合 徐郎 。”《剪燈新話·聯芳樓記》:“一旦事迹彰聞,恩情間阻,則 樂昌 之鏡,或恐從此而遂分。”《古今小說·楊思溫燕山逢故人》:“妾有 樂昌 破鏡之憂,汝兄被縲紲纏身之苦,為虜所掠。”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小時記父母為聘一女,但不知其姓氏……頗疑其 樂昌 之鏡離而復合,但無顯證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樂昌分鏡”是漢語成語典故,典出唐代孟棨《本事詩·情感》。該成語原指南朝陳國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在戰亂中打破銅鏡各執一半,作為日後相認的信物,後引申為夫妻分離或事物破裂的象征。

從語義演變角度看,該成語包含三層含義:

  1. 曆史典故層:特指陳朝樂昌公主夫婦因戰亂分離的真實事件,《太平禦覽·器物部》記載“陳太子舍人徐德言尚樂昌公主,時陳政方亂,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鏡,人執其半”。
  2. 文化象征層:銅鏡作為中國古代婚姻信物,其破裂承載着“破鏡重圓”的雙重意象,《漢語大詞典》收錄該成語時着重其“離散聚合”的哲學内涵。
  3. 現代轉義層:當代《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将其解釋為“比喻夫妻、親友因故分離”或“指美好事物的破裂”,適用于文學創作與日常語境。

該成語的語義結構包含“樂昌(專名限定)+分鏡(動賓核心)”,其中“分鏡”作為中心語素,通過“破鏡”動作構建出空間分離與情感斷裂的雙重隱喻。在語用層面,《中國成語大辭典》指出其多用于抒情文學,承載着中國人對離散聚合的特殊情感認知。

網絡擴展解釋

“樂昌分鏡”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比喻夫妻分離。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字面意為“樂昌公主将銅鏡分為兩半”,實際代指夫妻因外力被迫分開的情景。


二、曆史典故

源自南朝陳國滅亡時期:驸馬徐德言預感到國家将亡,與妻子樂昌公主将一面銅鏡破為兩半,各執一半作為重逢信物,并約定正月十五在都城賣鏡尋人。陳國滅亡後,樂昌公主被擄至隋朝權臣楊素府中。徐德言曆經艱辛依約尋鏡,最終通過破鏡重圓與妻子團聚。


三、出處與用法


四、延伸說明

此成語與“破鏡重圓”形成鮮明對比,前者強調分離,後者側重重逢。其典故被廣泛應用于文學作品中,成為象征愛情波折的經典意象。

别人正在浏覽...

百汰蚌蠧保保遍覽澄泉馳馬從廣锉薦東平鳳琴孤傳龜蟲好賜弘厚篲泛畫塗回衺疆易簡筴窖菜嚼舌嚼黃桔梗借花獻佛金翅扇巾箱本極神谲奇俊贍龛難寬平愧懼枯瘠狼須瞭見遼豕白頭鹿蕉論撰驘軍夢家綿裡裹針嫩約彭澤米貧主遷國潛艇騎兩頭馬去僞存真若敖之鬼色膽上方寶劍煞年善死鼠遁束脩羊溹溹貪而無信鐵鉢頭肚外道文堂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