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好賜的意思、好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好賜的解釋

指國君對臣下特别的恩賜。《周禮·天官·内饔》:“凡王之好賜肉脩,則饔人共之。” 鄭玄 注:“好賜,王所善而賜也。” 孫诒讓 正義:“王於羣臣有所厚好則賜予之,不在常賜之科者也。”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元豐庫》:“入 紹熙 以來,頗供好賜之用,似聞日減於舊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好賜"一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指因個人喜好而給予的賞賜或恩惠,通常帶有上位者對下位者恩典的色彩。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與組合義

  1. “好” (hào):此處讀作第四聲,意為“喜好”、“偏愛”。《漢語大詞典》明确“好”有“喜愛”義項,如“好施”(喜好施予)。
  2. “賜” (cì):指“賞賜”、“恩惠”,多用于尊長者對卑幼者或君對臣的給予,如《說文解字》:“賜,予也。”
  3. “好賜”:組合意為因個人喜好而給予的賞賜,強調賞賜行為的主觀性和非制度性,常見于古代文獻描述帝王或權貴的恩典。

二、權威詞典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收錄:

好賜:指因偏愛而給予的賞賜。多用于君主對臣下的特殊恩惠。

示例引證:

《後漢書·窦融傳》:“帝以融信效著明,益嘉之,诏右扶風修理融父墳茔,祠以太牢。數馳輕使,緻遺四方珍羞,以慰其心。好賜恩寵,無複與比。”

三、語境特征與用法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核心差異
恩賜 強調普遍性恩惠,未必含個人喜好
賞賜 側重功績回報,更具制度性
好賜 特指因私好而給予,主觀性強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注:因該詞條屬專業古漢語詞彙,網絡詞典多未收錄,此處引用紙質權威辭書。線上版可參考漢典“好”“賜”分項釋義,但無直接“好賜”詞條。)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3.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好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源于古代文獻,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詳細解析

  1. 詞源與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天官·内饔》:“凡王之好賜肉脩,則饔人共之。”鄭玄注:“好賜,王所善而賜也。”孫诒讓進一步解釋為“王於羣臣有所厚好則賜予之,不在常賜之科者也”,說明這類賞賜是君主因個人偏愛或特殊功績而給予的,不同于制度化的常規賞賜。

  2. 曆史用例
    宋代洪邁在《容齋三筆·元豐庫》中提到:“入紹熙以來,頗供好賜之用,似聞日減於舊雲。” 體現了該詞在曆史文獻中的實際應用。

三、相關拓展

四、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賞賜制度,可參考《周禮》或宋代典章類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包打天下鮑家詩抱節邊寨舶主蟬弁朝聞夕改車廠牀箦炊餅從父姊妹大将軍斷虵繁要風聞論事趕趱盥饋歸究國遷海米含宮咀征後廳環刀皇天不負苦心人呼謈活套頭澆淺罽錦金畢逋揫斂軍賞枯蠟連環寨曆訪亂患綸書曼嘯毛褲馬裙蒙頭蓋面默聽耐何凝想排教錢綱入理收住舒急恕亮寺監索垢尋疵縮屋稱貞貼費通電話為市穩善無私有弊銜膽栖冰笑嬉嬉脅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