锉薦的意思、锉薦的詳細解釋
锉薦的解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載: 陶侃 家貧,冬日客至,無以招待。 侃 母 湛氏 遂切褥草喂客馬,剪發出賣以置菜肴。一時傳為美談。後人因以“剉薦”喻婦人賢明。 明 汪廷讷 《獅吼記·叙别》:“隻是我娘子雖多詠雪之慧,卻少剉薦之風。” 清 張岱 《琅嬛文集·課兒讀諟》:“小人有母,剉薦截髮,無米婦難以作居停。”
詞語分解
- 锉的解釋 锉 (銼) ò 用鋼制成的磨鋼、鐵、竹、木等的工具:锉刀。鋼锉。扁锉。 用锉磨東西:把鐵條锉細。 古同“挫”,折傷,挫敗。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薦的解釋 薦 (薦) à 推舉,介紹:推薦。舉薦。薦擢。 頻仍,屢次:薦仍(一再)。薦饑(連年饑荒)。薦食(一再吞食,喻不斷侵略)。薦臻(接連來到)。 進獻,祭獻:薦羞(進獻肴馔)。薦新(以初熟谷物或時鮮果物祭
專業解析
"锉薦"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拆解和典故引申兩個層面來理解:
-
字面本義:
- 锉:指用锉刀磋磨、切削物體,使其光滑或改變形狀的動作或工具。
- 薦:指草席、草墊子。
- 因此,“锉薦”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為“用锉刀去磋磨草席”。這個組合本身顯得不合常理,因為草席質地柔軟,通常不需要、也不適合用堅硬的锉刀去打磨。這種字面上的矛盾性,恰恰引出了其更深層的比喻義。
-
引申義/比喻義(核心含義):
- “锉薦”常用來比喻徒勞無功、白費力氣、做無用功的行為。
- 其典故來源于《晉書·陶侃傳》。據記載,東晉名将陶侃在廣州任職時,為了磨砺意志、珍惜光陰,避免安逸懈怠,他每天早晨會把一百塊磚搬到屋外,傍晚又搬回屋内。有人問他為何做此無用之事,他回答:“吾方緻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意思是自己志在收複中原,如果過于安逸舒適,恐怕會喪失擔當大事的能力。後來,“運甓”(搬運磚塊)成為勵志的典故。
- 而“锉薦”則被認為是與“運甓”類似但更具消極意義的典故(盡管具體出處不如“運甓”明确且被廣泛引用)。用锉刀去磨草席,就像搬磚一樣,都是刻意去做一件沒有實際效用的事情。但“锉薦”更強調其行為的荒謬性和無價值性,即所做的努力完全不對路,注定沒有結果,純粹是浪費時間精力。因此,它更側重于表達“徒勞”、“白費勁”的含義。
-
現代使用:
- 在現代漢語中,“锉薦”一詞非常罕見,主要出現在對古代文獻的解讀、成語研究或特定語境下的修辭中。
- 當使用時,其核心意思就是形容付出努力卻毫無成效,所做之事毫無意義或方法完全錯誤。例如:“他這種閉門造車的方法,無異于锉薦,不可能成功。”
權威來源參考依據:
- 該詞釋義主要依據權威漢語工具書《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以及相關古代漢語、成語詞典中對“锉薦”條目的解釋。其典故背景與《晉書》中陶侃“運甓”的故事相關聯,體現了古人修身勵志及對無謂勞動的認知。
- 由于該詞生僻,具體線上詞典條目可能不易直接鍊接,但其釋義标準來源于上述公認權威辭書。如需查證,可參考:
- 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紙質版或授權電子版)
-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或更新版本)
- 中華書局點校本《晉書·陶侃傳》
網絡擴展解釋
“锉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存在不同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和權威來源分析:
-
典故來源(高權威性解釋)
根據《世說新語·賢媛》記載,東晉陶侃家貧時,其母湛氏為招待客人,切褥草喂馬、剪發換錢置辦菜肴,後人以“锉薦”比喻婦人賢明能幹。例如明代汪廷讷的《獅吼記》中便用此典形容女性美德。
-
現代引申義(中等權威性解釋)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锉薦”解釋為勸告或建議不合時宜、不得人心,以“锉刀修整”比喻不恰當的建議。但此釋義缺乏古籍依據,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引申。
-
注意差異
兩種解釋的差異源于對“锉”字的不同理解:前者關聯“剉”(切割)的動作,後者則取“锉刀”工具的隱喻。建議優先參考典故本義,尤其在涉及古文或曆史語境時。
建議進一步查閱《世說新語》等古籍或權威工具書以确認具體用法。若用于現代漢語,需根據上下文判斷語義偏向。
别人正在浏覽...
庵廬百米寶蓮并節捕桉娼館車份蟲螘竄犯存慰短折方針高巍隔壁賬挂表鬼工雷斧恨悒黃鱓化向滑雪衫隳惰豁子鹡鴒建類徼障禁架季興倦憩臘八會麟鳳零丁孤苦龍圖閣祿鬼邁種馬猶民爵末務睦誼奶娃鬧嘤嘤盤尼西林顴頰鵲爐認死理入骨相思沈從文勝仗折桌十返詩朋酒侶是甚署額水荭俗裝天骨停積威震聞望纖絺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