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彭澤米的意思、彭澤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彭澤米的解釋

《晉書·隱逸傳·陶潛》載 陶潛 為 彭澤 令,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 潛 歎曰:“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人邪!”遂解印去縣。後因以“彭澤米”指微薄的官俸。 宋 蘇轼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詩:“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因抛彭澤米,偶似西山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彭澤米是漢語典故詞彙,典出東晉詩人陶淵明任彭澤縣令的經曆,後衍生為象征清高氣節或微薄俸祿的意象。其核心含義與演變如下:


一、本義溯源

指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所獲俸祿。《晉書·陶潛傳》載,陶淵明因“不為五鬥米折腰”辭官歸隱,此處的“五鬥米”即其任職彭澤縣令時的俸祿(古代以米粟為俸祿),故稱“彭澤米”。後世以此代指微薄的官俸或仕途收入。


二、引申象征義

  1. 清高氣節的象征

    陶淵明棄官之舉體現不慕權貴、堅守本心的精神,“彭澤米”遂成為文人标榜氣節的典故。如宋代王禹偁詩“琴酒徒三徑,陶潛懶折腰”,即以“折腰”暗喻不為俸祿屈從權勢。

  2. 歸隱田園的意象

    與“彭澤米”相關的辭官行為,常被用于表達隱逸之志。如白居易《題浔陽樓》“常愛陶彭澤,文思何高玄”,借陶淵明形象抒發超脫世俗的情懷。


三、現代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為:

彭澤米:指陶潛為彭澤縣令時所得俸米。後用以指微薄的官俸或象征清高氣節。

例證引《南史·隱逸傳》載陶淵明語:“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


權威參考文獻

  1. 《陶淵明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

    詳注陶淵明生平及《歸去來兮辭》中辭官背景,解析“五鬥米”即彭澤俸祿。

  2. 《晉書·卷九十四·隱逸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原始記載陶淵明辭官事迹,為典故源頭文獻。

  3.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收錄“彭澤米”詞條并釋義,例證嚴謹。

網絡擴展解釋

“彭澤米”是一個典故性詞彙,其含義與東晉詩人陶淵明(陶潛)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解釋

指微薄的官俸,源自陶淵明辭官時“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典故。


典故出處

《晉書·隱逸傳·陶潛》記載: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郡裡派督郵到縣視察,下屬提醒他需穿戴整齊拜見。陶淵明感歎:“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裡小人邪!”(我不能為了五鬥米的俸祿向權貴彎腰屈膝),隨即辭官歸隱。


象征意義

“彭澤米”代指低微的俸祿和對氣節的堅守,常被文人用于表達對官場束縛的厭惡或淡泊名利的志趣。例如蘇轼在詩中寫道:“因抛彭澤米,偶似西山夫”,即以陶淵明的選擇自喻。


補充說明

“五鬥米”在晉代是縣令的日薪(非月薪),按當時物價約為普通百姓三天的口糧,可見俸祿确實微薄。陶淵明棄官之舉,成為中國古代文人精神獨立的典型象征。

别人正在浏覽...

北海尊北轅適楚表埻不孚常恒齒齒蚩尤氣出淤泥而不染翠墨棣華頓顇翻語乏阙法源拐門棺材楦子黑名冊河傾月落渙解歡慶郊迎疾風甚雨機服警語迥韻齎調蠲祓潏波刊删六軍浏溧隆上盧比路見不平毛料梅梁名貴内藏庫歐攘骈田器件棄咎青枝綠葉騷除閃光燈生主慎火詩券曙河四境躺屍擿埴索塗餧飼下九降龍缽詳尋仙梯跣足科頭小花樣消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