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文辭華美豐贍。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文陣雄帥》:“ 張九齡 常覽 蘇頲 文卷,謂同僚曰:‘ 蘇 生之俊贍無敵,真文陣之雄帥也。’”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上:“ 宣宗 以後,近代宰相堂判,俊贍無及 路 公 巖 者。”
“俊贍”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ùn shàn,主要用于形容文辭華美豐贍,即文章或言辭既優美又内容充實。以下是詳細解析:
部分資料(如)将“俊贍”解釋為“人才貌兼備”,這可能混淆了“俊贍”與“俊秀”“俊俏”等詞的用法。實際上,“俊贍”專指文辭,而非形容人物外貌或才情。
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詞典或《開元天寶遺事》等古籍原文。
《俊贍》一詞是指人的相貌聰明俊秀,舉止端莊大方。俊贍既表示外表的美麗與智慧,也包含了内在的品德和氣質的優雅。
《俊贍》的部首分别為“亻”和“走”,部首“亻”表示與人相關的事物,而部首“走”則是指與走動、行為相關的事物。
《俊贍》總共有12畫。
《俊贍》由俊而來自“俊秀”、“英俊”,贍則是來自“贍養”、“寬闊”之意,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俊贍”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俊贍”分别寫作“儁贊”。
在古代漢字中,俊贍可以寫作“儁贊”。其中,“儁”字的字形由左右兩個“亻”組成,表示有恒心的人。而“贊”字由“言”和“贊”組成,表示對他人的肯定和贊美。
1. 他不僅相貌俊朗,而且談吐之間亦顯得十分俊贍。
2. 她那個姿态,簡直就是個俊贍的仙女。
組詞:俊俏、聰明伶俐、端莊大方。
近義詞:英俊、風度翩翩、氣質出衆。
反義詞:粗鄙、俗氣、笨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