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勞賜的意思、勞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勞賜的解釋

慰勞賞賜。《吳子·勵士》:“有死事之家,歲使使者勞賜其父母,著不忘於心。”《後漢書·章帝紀》:“勞賜 常山 、 趙國 吏人,復 元氏 租賦三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勞賜"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上級對下級的慰勞與賞賜,多用于古代君臣、主仆或尊卑關系中,體現上對下的體恤與恩惠。以下是詳細釋義及權威解析:


一、釋義

勞賜(láo cì)

指通過物質或精神上的饋贈(賜予)來表達對他人辛勞的慰勞與嘉獎。

構成解析:


二、用法特點

  1. 主體關系:

    通常為君主對臣子、長輩對晚輩、主人對仆從的恩賞行為,體現尊卑秩序。

    例:《後漢書·窦融傳》:"帝以融信效著明,勞賜恩寵,傾動京師。"(皇帝因窦融忠誠顯赫,對其慰勞賞賜,恩寵震動京城)

  2. 行為目的:

    兼具物質獎勵與精神撫慰,旨在激勵忠誠或表彰貢獻。

    例:《宋史·兵志》:"戍邊将士歲有勞賜,以彰其勤。"(戍邊将士每年獲慰勞賞賜,以表彰其辛勞)

  3. 曆史語境:

    多見于史書、政令文獻,如"勞賜金帛""勞賜酒食",反映古代賞罰制度。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明确釋義為"慰勞賞賜",引《東觀漢記》:"光武帝勞賜諸将,論功行封。"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标注其結構為同義複合詞,強調"因功績給予的慰勞與物質賞賜"。


四、近義辨析

詞語 側重 使用場景
勞賜 慰勞+賞賜 尊對卑的恩賞行為
犒賞 物質獎勵 多用于軍隊
賞赉 純物質賜予 無慰勞含義

五、經典用例

《資治通鑒·唐紀》:"太宗勞賜征遼将士,敕令休養。"

(唐太宗慰勞賞賜征讨遼東的将士,下令其休整)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
  2.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宋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4. 《資治通鑒》,中華書局點校本
  5.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為紙質權威出版物;現代詞典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網絡版

網絡擴展解釋

“勞賜”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曆史文獻和字義分解進行解釋:

一、詞義解析 “勞賜”由“勞”與“賜”組合而成,意為慰勞并賞賜,特指上級對有功者或特定群體進行精神慰藉與物質獎勵的雙重行為。例如:

二、字義分解

  1. 勞(láo)
    • 本義為勞動,引申為慰勞,如《吳子·勵士》提到“歲使使者勞賜其父母”,即對烈士家屬的定期撫恤。
  2. 賜(cì)
    • 指上級對下級的物質賞賜,如《漢語辭海》解釋為“舊指地位高的人給予財物”。

三、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軍政領域,如:

注:該詞現代較少使用,常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學術讨論中。如需深入探究,可參考《吳子》《後漢書》等原始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殡儀館伯落長不親晨發吹動湊趣電視連續劇點鼠調集短跑對襯惡德耳受分背風月常新虙妃高級語言鼓慄孤鴈悍戆沆瀣蚝油河圖洛書花字回頭客火燒火燎監察輯綏輯要可操左券夔子澇地柳絲榴子龍伯路頭妻買花錢禡牙冥錢旁舍坡梁旗號起急三嘏上聲聲價石迳說好說歹疏慵俗劣痰症逃責脫膠完強違世乖俗無垢物土宵形霞姝惜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