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河圖雒書 ”。古代儒家關于《周易》卦形來源及《尚書·洪範》“九疇”創作過程的傳說。《易·繫辭上》:“ 河 出圖, 洛 出書,聖人則之。” 河 , 黃河 。 洛 , 洛水 。據 漢 儒 孔安國 、 劉歆 等解說: 伏羲 時有龍馬出于 黃河 ,馬背有旋毛如星點,稱作龍圖。 伏羲 取法以畫八卦生蓍法。 夏禹 治水時有神龜出于 洛水 ,背上有裂紋,紋如文字, 禹 取法而作《尚書·洪範》“九疇”。見《書·顧命》、《洪範》之 孔 傳、《漢書·五行志上》。古代認為出現“河圖洛書”是帝王聖者受命之祥瑞。《漢書·翟義傳》:“河圖雒書遠自 昆侖 ,出於 重壄 ……此乃皇天上帝所以安我帝室,俾我成就洪烈也。”《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君其祗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獻帝傳》:“河圖洛書,天命瑞應。” 清 代有的學者認為是圖經、地志。 清 黃宗羲 《萬公擇墓志銘》:“河圖洛書,先儒多有辨其非者;餘以為即今之圖經、地理志也。”按,今人 韓永賢 以為河圖洛書是上古遊牧時期的氣象圖和方位圖。見《内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2期。
河圖洛書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兩幅極具象征意義的神秘圖案,被視為中華文化、陰陽五行及術數理論的源頭,其内涵涵蓋宇宙星象、曆法、哲學等多個領域。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析:
河圖洛書源于上古傳說,其中河圖相傳為伏羲時代黃河龍馬背負的星象圖(),洛書則為大禹時期洛水神龜所獻的脈絡圖()。兩者分别對應《周易》八卦與《尚書·洪範》九疇的創作依據,蘊含“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數字與方位
宇宙觀與星象
河圖原型為銀河環繞北極星運轉的星圖,北極星對應“天極”,象征宇宙中心;洛書則體現二維空間方位變化,反映地球四時規律()。
當代研究認為,河圖洛書可能是上古先民通過觀測星象、自然規律總結的符號系統,其數理邏輯體現了早期中國人對宇宙平衡與生命規律的認知()。
提示:如需了解河圖洛書在風水、奇門遁甲等術數中的具體應用,可參考來源中的擴展内容。
《河圖洛書》是一部古代典籍,也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重要部分。這個詞由五個漢字組成,具有深刻的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河圖洛書》的部首是水,由三個筆畫構成。
來源:《河圖洛書》最早提及于《史記·五帝本紀》中,後來成為道家文化和陰陽五行學說的重要内容,包含着古代方位和天文地理知識。
繁體:《河圖洛書》的繁體字為「河圖洛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河圖洛書》的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或不同的字形,但整體意義保持不變。
例句:他對《河圖洛書》研究得很透徹,對古代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
組詞:河圖、洛書、河洛、圖書、洛河。
近義詞:《河圖洛書》沒有直接的近義詞,因為它是一個專有名詞,指代特定的典籍。
反義詞:《河圖洛書》的反義詞是指與之相反或對立的概念或詞語,并無具體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