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來學的意思、來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來學的解釋

(1).前來就學。《禮記·曲禮上》:“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孔穎達 疏:“禮聞來學者,凡學之法,當就其師處,北面伏膺;不聞往教者,不可以屈師親來。” 宋 陳師道 《昌樂縣君劉氏墓銘》:“夫人一子 衍 也來學,故其葬不以銘屬人。”

(2).後來的學者。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所以繼往聖,開來學,其功反有賢於 堯 舜 者。” 明 宋濂 《<日損齋筆記>序》:“疏通其晦塞者,其為來學寤疑辨惑之助,而功不既多矣乎!” 嚴複 《譯<天演論>自序》:“夫如是,則雖有故訓疏義之勤,而于古人詔示來學之旨,愈益晦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來學”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1. 前來就學
    指學生主動前往老師處求學。這一用法源自《禮記·曲禮上》的“禮聞來學,不聞往教”,強調尊師重道的傳統禮儀,即學生應親自到師門受教,而非老師主動前往學生處。例如宋代陳師道在墓志銘中寫道:“夫人一子衍也來學”,即描述其子前往求學的行為。

  2. 後來的學者
    指代後輩學人或繼承學術傳統的人。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提到“繼往聖,開來學”,意為繼承先賢思想并為後世學者開辟道路。明代宋濂也以此詞指代後學,強調學術傳承的重要性。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來學

“來學”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前來學習或參加學習。該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來”表示到某個地方或參加某個行動,而“學”表示獲取知識或技能。

根據部首和筆畫,可以将“來學”拆分為“木”和“學”。其中,“木”是漢字的一個常見部首,表示與樹木相關的事物;“學”是一個獨立的字義,表示獲取知識或技能。

“來學”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其意思是指前來學習,參加學習。這個成語常用于學校教學活動或其他學習機構的宣傳中,以鼓勵人們主動前來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在繁體字中,"來學"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略有不同。例如,"來"字在篆書時期的寫法為另一個字形,而"學"字在隸書時期的寫法也有所不同。然而,無論寫法如何變化,"來學"所代表的意思始終相同。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來學”這個詞,例如:

  1. 歡迎大家來學這門新課程。
  2. 我們期待着您的到來,一同來學創新思維。
  3. 請您撥冗前來學習相關知識。

一些與“來學”相關的組詞包括:

一些與“來學”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

與“來學”相反的意思的詞語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