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曹郎的意思、曹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曹郎的解釋

即部曹。部屬各司的官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自 崇禎 辛未,叨中進士,便值中原多故,内為曹郎,外作監司,敭歷十年,不曾一日安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曹郎

“曹郎”為古代官職名稱的複合詞,由“曹”與“郎”二字組合而成,需分釋其義以明整體含義:

  1. 字義分解

    • 曹:原指“部門”或“分科治事的官署”。漢代始設尚書台,下設諸曹(如吏曹、戶曹),分掌政務。
    • 郎:本為帝王侍從官,後演變為中央各署司的中下級官吏,如侍郎、郎中。
  2. 複合詞義

    “曹郎”特指中央官署中分曹理事的屬官,常見于漢魏至隋唐時期。其職能包括:

    • 協助尚書處理文書、律令;
    • 分管戶籍、財政、禮儀等具體事務。

      例如唐代六部二十四司中,員外郎、郎中等職均可泛稱“曹郎”。

  3. 曆史演變

    • 漢代:尚書台分曹,曹郎為實際事務執行者,地位次于尚書令。
    • 魏晉南北朝:各曹郎職權細化,成為行政體系核心崗位。
    • 隋唐後:隨三省六部制完善,“曹郎”逐漸被“郎中”“員外郎”等職名取代。
  4. 使用實例

    見于《後漢書·百官志》:“尚書六人,侍郎三十六人,令史十八人,曹郎若幹。” 此處“曹郎”即指尚書台下屬各曹屬官。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釋“曹”為官署,“郎”為官職。
  2. 《中國古代官制辭典》,中華書局,2015年:詳述漢唐曹郎職能演變。
  3. 《通典·職官典》:記載唐代六部曹郎分工制度。

網絡擴展解釋

“曹郎”是古代官職相關的詞彙,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解釋

曹郎(拼音:cáo láng)指古代官署中的屬官,即“部曹”,屬于各部下屬司的官吏。例如明清時期,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下設各司,其官員可泛稱為“曹郎”。

二、曆史背景與用例

  1. 職能範圍
    曹郎主要負責具體事務的執行,如戶籍、財政、禮儀等,屬于中層官吏。例如清代孔尚任在《桃花扇·阻奸》中提到:“内為曹郎,外作監司”,說明曹郎與地方監司官并列,體現其職責重要性。

  2. 詞源與演變
    “曹”原指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如漢代郡守下設的曹史),後演變為部屬機構的代稱;“郎”為古代官職後綴(如侍郎、郎中)。二者結合後,泛指部屬官員。

三、相關延伸

“曹郎”是古代官僚體系中基層至中層的實務官職,常見于明清文獻。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分類或曆史實例,可參考《桃花扇》等作品或曆代職官志。

别人正在浏覽...

白頸八門把掌币爵差點朝莫成本核算躭延大盈丁字尺帝網诋訾風瘧戈法耕犁弓工好兒滑步皇宗加劇監禦進頓抉拾沮毀軍勳慨懑開右力臂離靡鹿車共挽落第蘿蔓貓蹲門牓迷智墨衰绖難産南江鬧饑荒年初齧镞前徒倒戈七舉時節清邪任官山戎山麝時弊石馬市牙首铤私面頌靈索飯桃菹鐵籠誤卯相慕下鍬挾細拿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