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玉的意思、龜玉的詳細解釋
龜玉的解釋
指龜甲和寶玉。古代認為是國家的重器。《禮記·玉藻》:“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 宋 葉適 《會昌觀小集呈坐上諸文友》詩:“諸豪藹時彥,靈美競龜王。”亦泛指******。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憫 隆安 之緻寇,傷龜玉之毀碎。”《舊唐書·懿宗紀論》:“雖有 文 景 之英繼,難以興焉,自茲龜玉之不昌,固其宜矣。”
詞語分解
- 龜的解釋 龜 (龜) ī 爬行動物的一科,腹背都有硬甲,頭尾和腳能縮入甲中,耐饑渴,壽命很長:烏龜。龜甲(龜的腹甲,可入藥,古人又用以占卜,亦用作貨币。亦稱“龜闆”)。 龜 (龜) ū 同“皲”。 龜 (龜
- 玉的解釋 玉 ù 石頭的一種,質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藝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磚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美,尊貴的,敬辭: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稱别人的
網絡擴展解釋
“龜玉”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龜甲和寶玉,古代被視為象征國家權力的重要器物。龜甲用于占卜,寶玉代表禮器,兩者結合常用于祭祀、禮儀等重大場合,如《禮記·玉藻》記載“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
二、象征意義
- 國家重器
龜玉被賦予政治意義,代指國家政權或社稷安危。例如《論語·季氏》以“龜玉毀于椟中”暗喻治國失責。
- 國運興衰
南朝謝靈運在《撰征賦》中用“傷龜玉之毀碎”表達對國運衰敗的痛惜;《舊唐書》亦以“龜玉之不昌”形容朝代沒落。
三、文獻引用特點
該詞多見于曆史文獻與文學作品,如宋代葉適詩句“靈美競龜王”(“王”通“玉”),體現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隱喻表達。
提示:以上解釋綜合了《禮記》《論語》及曆代文賦的用例,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