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蠟祭用的宮室。 宋 孔武仲 《江豚詩》:“古之報祭,不遺微蟲,孰揚爾烈,登薦蠟宮。”
“蠟宮”是古代漢語中的專有名詞,其含義及背景如下:
蠟宮(拼音:là gōng)指古代供蠟祭使用的專用宮室。其中“蠟”指周代年終祭祀神靈的儀式(即蠟祭),而“宮”則是祭祀場所的統稱。
最早見于宋代孔武仲《江豚詩》:“古之報祭,不遺微蟲,孰揚爾烈,登薦蠟宮。”。詩句表明蠟祭對象廣泛,連微小生靈也納入祭祀範圍,體現古人“萬物有靈”的信仰。
蠟祭在《禮記》中被稱為“合聚萬物而索飨之”,即彙集萬物祭祀,與蠟宮的功能相印證。該詞現已成為曆史詞彙,多見于古籍文獻研究。
蠟宮是指用蠟制作的宮殿、廟宇等建築物。它是一種藝術品,通常用于展示和供人觀賞。
蠟宮的拆分部首為虍 (hū)和宀 (mián),總共有11個筆畫。
蠟宮一詞的來源并不十分清楚。但可以推測它可能最早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宮廷文化。在古代,人們喜歡用蠟制作精美的建築物來展示給皇帝觀賞,表達對皇帝的敬仰和贊美。
蠟宮的繁體字為蠟宮。
在古代,蠟宮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與現代相似的形狀。
1. 他們制作了一座華麗的蠟宮,展示給參觀者。
2. 這座蠟宮不僅外形逼真,内部裝飾也非常講究。
蠟像、蠟燭、宮殿、建築物、展覽
蠟塑、蠟模、蠟作
真實、現實、實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