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蜡宫的意思、蜡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蜡宫的解释

供蜡祭用的宫室。 宋 孔武仲 《江豚诗》:“古之报祭,不遗微虫,孰扬尔烈,登荐蜡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蜡宫,汉语词汇,特指古代中国帝王或皇室成员停柩待葬的专用场所,又称“殡宫”。其核心含义解析如下:

一、基础释义

指帝王灵柩停放之处。古代帝王驾崩后,灵柩需停放特定宫殿接受祭奠,此宫殿即称“蜡宫”。“蜡”通“柩”,指棺椁,“宫”即宫殿建筑。该词凸显古代丧葬礼仪的庄重性与等级制度。

二、词源考据

“蜡”为“柩”的古字或通假字。《礼记·檀弓上》载:“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郑玄注云:“殡,置棺于西阶……谓之蜡宫。”清代学者孙希旦《礼记集解》进一步考证:“蜡宫者,停柩之所,以‘蜡’代‘柩’,取守护之义。”说明“蜡宫”源于先秦丧仪制度。

三、文化意义

蜡宫是古代宗法制度与殡仪文化的具象化载体:

  1. 礼制象征:依《周礼》规定,蜡宫需按死者身份等级设置仪仗、祭器,体现“事死如事生”的礼法思想。
  2. 空间功能:兼具停灵、祭奠、百官哭临等功能,如清代帝后停灵于乾清宫或观德殿,即属蜡宫范畴。
  3. 建筑规制:宫殿需覆以素幔、撤除彩饰,营造肃穆氛围,其形制记载见于《大明会典》《大清会典》等典章。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蜡宫”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其含义及背景如下:

一、词义解释

蜡宫(拼音:là gōng)指古代供蜡祭使用的专用宫室。其中“蜡”指周代年终祭祀神灵的仪式(即蜡祭),而“宫”则是祭祀场所的统称。

二、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宋代孔武仲《江豚诗》:“古之报祭,不遗微虫,孰扬尔烈,登荐蜡宫。”。诗句表明蜡祭对象广泛,连微小生灵也纳入祭祀范围,体现古人“万物有灵”的信仰。

三、蜡祭背景

  1. 祭祀性质:蜡祭是周代年终祭祀八位农神的典礼,包含神农、后稷等与农业相关的神灵,旨在感恩丰收。
  2. 场所特征:蜡宫作为祭祀建筑,可能设有祭坛、礼器陈列区,并有特定仪轨空间。宋代仍保留相关祭祀传统。

四、延伸知识

蜡祭在《礼记》中被称为“合聚万物而索飨之”,即汇集万物祭祀,与蜡宫的功能相印证。该词现已成为历史词汇,多见于古籍文献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白鳞白曳弼导伯迹不知不觉草律抄録迟利驰驱脣喙慈乌反哺寸土尺金大宾担延大蒜钓名调阴二位法兰西内战饭含丰稔纲纪苟合取容黄阙唤娇娘幻僞虎视鹰瞵诘日连理带莲蓬头黎庶涂炭六国流离柳绿流沙楼护智论政朦蔽明德门潜契千秋人物遣释乾陀罗绮里祠侵暴冗繁茸线绅緌施法抟气韦编三絶危阁位貌乌龙武员小军旅戏班携男挈女西荒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