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露表的意思、露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露表的解釋

(1).猶表露,披露。《晉書·劉聰載記》:“然後下官為殿下露表其罪。”

(2).指布告。《新唐書·逆臣傳下·黃巢》:“自號‘義軍都統’,露表告将入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露表”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向一種公開宣示的文書形式,尤其指古代用于征讨、聲讨或表明政治立場的檄文或奏章。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進行分項說明:


一、核心釋義

  1. 公開宣示的文書

    “露表”指不加封緘、公開宣示于衆的文書。其中“露”意為顯露、公開,“表”指臣子呈遞給君主的奏章或官方文書。區别于密奏,“露表”的核心特征在于其公開性,旨在将内容廣而告之,達到政治宣傳或輿論動員的目的。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對“露”與“表”的釋義綜合。

  2. 特指檄文類文書

    在曆史語境中,“露表”常指征讨敵方或聲讨罪行的檄文。例如三國時期陳琳所作《為袁紹檄豫州文》,即通過公開露布的形式批判曹操,彰顯己方出兵正義性。此類文書兼具政治宣言與軍事動員功能。

    來源:《三國志·魏書·袁紹傳》及曆代檄文研究文獻。


二、曆史背景與功能


三、文體特征

  1. 語言風格激烈

    露表通常采用鋪陳排比、辭藻犀利的文風,通過誇張罪狀、渲染正義性強化感染力。如駱賓王《讨武曌檄》以“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指斥武則天,極具煽動性。

    來源:《文心雕龍·檄移》評檄文“震雷始于曜電,出師先乎威聲”。

  2. 結構程式化

    典型露表包含三部分:

    • 聲讨緣由(列舉對方罪行)
    • 宣揚己方合法性(如“奉天讨逆”)
    • 號召響應(“凡我同袍,共誅此賊”)

      來源:明代吳讷《文章辨體序說》對檄文格式的總結。


四、文化影響

露表作為古代政治文化産物,體現了“檄文傳檄而定”的輿論戰思想。其公開宣示的形式對後世公告、宣言類文體(如讨賊檄文、革命宣言)産生深遠影響,成為華夏文書傳統中的重要類型。

來源:現代學者褚斌傑《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對檄文史的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露表”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ù biǎo,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1.表露、披露

指将隱藏的事物或情感公開顯現。例如:

2.布告

指公開張貼的告示或文書。例如: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晉書》《新唐書》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爾汗布拉宮巴巴百孫院钣金件邊服敝甲布魯塞爾常限赤堇充飽楚辭集注垂拱仰成道篇點呼谛語附輿寒原好事天悭侯伏侯渾漫接腳街泉亭禁宮花進窺盡言積神酒幔駒齒劻救朗捷臉水廉遠堂高裂痕貌禅麻頭麋鹿木塊内尚書盤湢戗堤千裡同風巧丸青耦清譽沁漉人所共知三頌賞罰分明屬草稾舒顔逃山荼白亡國之聲萬千文惡蚊睫文繡院吳謡歊然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