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束发。指服丧。《仪礼·聘礼》:“出袒括髮。入门右,即位踊。”《梁书·孝行传·荀匠》:“自括髮后,不復櫛沐,髮皆脱落。”
(2).束发。指受刑。《汉书·王嘉传》:“罪恶虽著,大臣括髮关械,裸躬就笞,非所以重国褒宗庙也。”
括发是古代丧礼中的特定仪节,指服丧者用麻束束拢头发以示哀悼,主要见于先秦至汉代的文献记载。其具体含义与文化背景如下:
本义为“束结、捆扎”,《说文解字》释为“絜也”(即捆束)。在丧仪中特指用麻绳类材料束发。
指头发,此处强调未加簪饰的散乱状态,象征悲痛失仪。
括发指服丧者在亲人初逝时,将头发散开,再用麻束(如苴麻)从脖颈后向前绕至额顶打结固定,替代日常的发簪。这一仪式见于《礼记·丧服小记》,体现“丧不饰”的礼制原则,表达极度哀伤下不顾容饰的状态。
男子行“括发”,女子则用“髽”(用麻束发成髻),《仪礼·士丧礼》详细记载了男女不同的丧发处理方式。
通常在“小敛”(遗体入棺后)时进行,标志着正式服丧的开始。如《礼记·问丧》载:“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冠者去之,括发以麻。”
所用麻束粗劣无饰,体现“服粗衰,居倚庐”的居丧伦理,通过外在装束强化内心的哀戚。
现代汉语中“括发”已非常用词,但研究古代礼制或文献解读时仍需准确理解。权威释义可参考:
示例文献:
《礼记·檀弓上》:“主人既祖,括发以麻。”郑玄注:“括发者,去笄纚而紒。”印证了以麻代簪的核心仪节。
“括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区别,主要包含以下解释:
束发指服丧
指古代丧礼中,亲属将头发束起以示哀悼。例如《仪礼·聘礼》提到“出袒括发”,《梁书·孝行传》中也有“自括发后,不復櫛沐”的记载。
束发指受刑
指犯人受刑前束发,象征即将接受惩罚。《汉书·王嘉传》记载:“大臣括髮关械,裸躬就笞”。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详细出处,可查阅《仪礼》《汉书》等文献,或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闇跳暴章犇流僰道缠说乘坚伺隙逞想舂杵丑巴怪酬德恶叉白赖额银放虎自衞蚝浦鸿都门学花装队魂飞魄丧酱匠叫战谨阅金鱼符救黥医劓口诵心维魁酋睏觉两两没遮拦面薄鸣雨跑马楼批风抹月樵海青鸾倾祝寝苫枕土穷朴丘壑秋物人情物理蹂损如渴如饥上中设化盛尊审势説夸万古千秋猥发磈磥杌凳武人污世无业献谄县罄仙使肖象小性儿下眼看熙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