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raise]∶誇獎
村裡的老人都誇說這孩子孝順
(2) [brag about]∶誇耀
她就愛到處誇說她的過去
(1).誇耀地說。《摩诃僧祇律·明四波羅夷法之四》:“時婆羅門便大誇説:諸商人等持財物往,今得物還,有何奇特?我本空去,今得此寶,可謂為奇。不勝歡喜,便捉寶物手中挑弄不止。”
(2).誇大地說。 唐 李商隱 《雜纂》:“誇説器皿價例。”
(3).稱贊說。 宋 孫光憲 《定風波》詞:“留住,向花誇説月中枝。”《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便一屁股在椅子上坐下,誇説這學堂怎樣的好,辦學怎樣公道。” 王西彥 《尋常事》:“兒子 壽申 十九歲,穿起長衫馬褂上新姊夫家去過‘三日’,人家誰又不誇說是個好後生?”
“誇說”是一個多義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以下是詳細解釋:
稱贊、誇獎
指對人或事物的優點表示贊揚。例如:“村裡的老人都誇說這孩子孝順”()。此用法常見于日常交流或文學描述,強調正面評價。
誇耀、自誇
帶有自我炫耀的意味,如“她就愛到處誇說她的過去”()。這類表達可能隱含負面色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意圖。
誇大其詞
指不切實際地放大描述,如唐代李商隱《雜纂》中提到的“誇說器皿價例”()。多用于批評虛浮言辭。
建議使用時注意上下文,避免歧義。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上述來源。
誇說是一個常用的詞語,用于形容贊美或稱譽的言辭。這個詞語由誇和說兩個字組成。
誇字的拆分部首是夕,總筆畫數為3。說字的拆分部首是言,總筆畫數為7。
誇說這個詞語的來源于漢語中的動詞誇,意為“稱贊”或“表揚”。說字則是常用的動詞,表示“用口音出聲,表達思想或感情”。
在繁體漢字中,誇說被寫作「誇說」。
在古代漢字中,誇和說的寫法略有不同。誇字在古代被寫作「誇訛」,而說字的古代寫法是「雲」。
他誇說這家餐館的菜非常美味。
誇贊、誇耀、誇獎、誇張
贊美、稱贊、表揚、稱頌
诋毀、貶低、批評、責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