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拜蹈的意思、拜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拜蹈的解釋

拜舞。《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六》:“上将軍 烏昭遇 使於兩 浙 ,以朝廷事私於 吳 人,仍目 鏐 為殿下,自稱臣,謁 鏐 行拜蹈之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拜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拜蹈”由“拜”(跪拜行禮)和“蹈”(跳躍)組成,字面意為跪拜并跳躍,引申為通過肢體動作表達極高的敬意或崇拜。該詞多用于形容對尊長、權威或信仰對象的極度尊崇。

二、曆史用例與文獻來源

根據《舊五代史》記載,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官員烏昭遇出使吳越國時,曾對吳越王錢镠行“拜蹈之禮”,自稱臣子并尊稱對方為“殿下”。此例表明,“拜蹈”在古代是一種結合跪拜與舞蹈動作的禮儀,常見于正式場合表達臣服或敬仰。

三、使用場景

  1. 曆史語境:多用于描述古代君臣、使節間的禮儀行為。
  2. 文學表達:可比喻對某人或事物的極度推崇,如“拜蹈其風骨”。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五、注意

現代漢語中“拜蹈”使用較少,更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舊五代史》等史料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拜蹈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向某種力量或神明表示崇敬、敬仰或恭敬,通過跳舞的方式表達出來。拆分部首是從右邊看,左邊是手部的部首,右邊是領域的部首。拆分成的筆畫有15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一直都被用來形容一種莊重而充滿儀式感的方式來表達崇敬之情。在繁體中,拜蹈的寫法和簡體一樣。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拜蹈可能有些許變化,但整體來說仍然保持着相同的意義。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們在廟前拜蹈,表達出對神明的虔誠之情。拜蹈也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拜訪、蹈海等。将拜蹈替換為這些詞語也能表達出類似的意思。至于近義詞和反義詞,與拜蹈具有相似含義的詞語可能有祈禱、膜拜等;相反的詞語可能有漠視、蔑視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