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ch;shell trumpet] 用海螺殼做的號角,其聲音響亮悅耳
用大的海螺殼做成的號角。《詩刊》1977年第9期:“ 南昌 ‘八一’紀念館裡,陳列着一隻起義部隊南進時代替軍號使用的螺號。”《詩刊》1978年第5期:“ 南海 的螺號,淳厚、雄渾。 黎 寨的蘆笙,深沉、細膩。”
螺號是漢語詞彙,指用海螺殼制成的吹奏器具,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将大型海螺殼加工而成的號角,通過吹奏可發出響亮且富有穿透力的聲音,常用于古代軍事、航海或民俗活動中傳遞信號。如《詩刊》記載,南昌起義部隊曾用螺號替代軍號作為行軍信號。
二、結構分析 該詞為偏正結構,"螺"表材質(海螺殼),"號"表功能(號角),構詞邏輯與"銅號""牛角號"等類似。
三、延伸特點
四、文化意象 在文學作品中常象征海洋文化或古樸意境,如《詩刊》1978年詩句"南海的螺號,淳厚、雄渾"即通過螺號營造地域氛圍。
《螺號》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一種用來發出響亮聲音的樂器,通常是由動物螺殼制成。
《螺號》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蟲(chóng)和口(kǒu)。它總共有11個筆畫。
《螺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人們通過将動物螺殼制成樂器來發出聲音,用來傳遞信息或在慶典和軍事活動中使用。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指代這種樂器的名稱。
螺號(luó hào)是《螺號》的繁體寫法。
在古時候,螺號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我無法提供确切的古代寫法信息。
1. 他吹奏着螺號,将勝利的喜訊傳達給人們。
2. 在海灘上,螺號的聲音一直回蕩在耳邊。
1. 螺旋:形容像螺旋線一樣的曲線形狀。
2. 螺絲:用于擰緊或固定物體的螺紋狀金屬。
3. 螺母:用于固定螺絲的螺形金屬零件。
4. 螺栓:用于連接和固定物體的螺紋金屬銷。
號角、喇叭、喇叭聲
寂靜、無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