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道而不徑的意思、道而不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道而不徑的解釋

謂走路不走小路,以免危險。《呂氏春秋·孝行》:“故舟而不遊,道而不徑,能全支體以守宗廟,可謂孝矣。” 高誘 注:“濟水載舟不遊涉,行道不從邪徑,為免沒溺畏險之害。”《隋唐演義》第十一回:“豈不聞君子道而不徑,舟而不遊;跬步之間,不敢忘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道而不徑”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dào ér bù jìng,其含義可從字面與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1. 字面含義
    指走路時選擇大路而不走小路,以避免危險。此意源自《呂氏春秋·孝行覽》:“故舟而不遊,道而不徑,能全支體以守宗廟,可謂孝矣。”,強調通過謹慎行為保全自身,體現古人對安全的重視。

  2. 引申含義
    比喻行事正直,不采取不正當手段(如提到“堅守正道,不走邪路”)。例如《隋唐演義》中引用“君子道而不徑”,即以正道為準則,遠離旁門左道。

用法與特點:

示例:
“豈不聞君子道而不徑,舟而不遊”(《隋唐演義》第十一回),此處以“道而不徑”倡導遵循正道、規避風險的态度。

總結來說,該成語既指具體行為的安全選擇,也隱喻道德層面的正直原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道而不徑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道而不徑(dào ér bù jìng)是一個成語,由“道”、“而”、“不”、“徑”四個字組成。

其中:“道”作為成語的核心詞,指代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義理、原則等等;“而”表示邏輯關系,連接“道”和“不徑”;“不”表示否定;“徑”表示道路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标題:來源、繁體和古時候漢字寫法

“道而不徑”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下》:“聚斂者,非所以富也。聚斂無道也,何富之有道哉?雖富必以貧者始,雖貴必以賤者始。道而不徑,德而不澤,丘陵也。”這是孟子在批評當時社會風氣敗壞的情況下提出的。

在繁體字中,成語“道而不徑”為“道而不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成語“道而不徑”為“道而弗徑”。其中“弗”是古代用于表示否定的字,與簡化字中的“不”相對應。

标題: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例句:他在為公司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心血,但是一直遵循着道而不徑的原則。

組詞:無。

近義詞:遵循道路不是所有人都能堅守的。

反義詞:不拘于規矩和原則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