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敬谨慎。《书·微子之命》:“恪慎克孝,肃恭神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自膺上嗣,毓德春闈,恪慎于厥躬,祇勤于大训,必能诞敷至化,安劝庶邦。” 明 李东阳 《封翰林院编修文林郎王君墓碣铭》:“故 瓚 美文翰,以恪慎称於官焉。”
“恪慎”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恭敬谨慎,常用于形容为人处世的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言行恭敬而谨慎,强调对人或事的尊重与认真态度。例如《书·微子之命》中提到“恪慎克孝,肃恭神人”,即通过恭敬谨慎的行为体现孝道。
文献出处
近义词与用法
主要近义词为“敬慎”,两者均含恭敬、慎重之意。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如评价他人品德或描述历史人物行为规范。
语义演变
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古汉语中常见,尤其在表彰人物德行时,强调内外兼修的庄重态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尚书》《新唐书》等原始资料,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恪慎是一个汉字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在做事时认真、谨慎、恭敬的态度。这个词由“恪”和“慎”两个字组成。
恪的拆分部首是心,总共有10画。作为一个独立的字,恪表示恭敬或诚实;作为一个部首,则为一些与心理、情感相关的词汇的构成部分。慎的拆分部首是心,总共有11画。作为一个独立的字,慎表示谨慎或小心;作为一个部首,则为一些与行为、态度相关的词汇的构成部分。
恪和慎这两个字的来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恪最早是指一种恭敬敬畏的态度,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谨慎的品质。慎也源于古代,最早表示对待事物谨慎小心的态度。
恪慎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都是恪慎。不过,由于繁体字在日常书写中的使用较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常见的是简体字形式。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恪的写法稍有不同。在甲骨文中,恪的原始形态为“”,表示人跪在地上。到了金文时期,恪的形态变为“”,表示人在面前立下规矩。最后,恪的形态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样子。
一些恪慎的例句包括:
1. 他在工作中一向恪慎认真,从来不偷懒。
2. 她非常恪慎地对待自己的学业,总是认真备课。
一些与恪慎相关的组词有:
恪守、恪尽职守、恪守信念、慎重、慎思、慎行、慎独、慎言等。
与恪慎相近义的词汇有:
谨慎、小心、拘谨
与恪慎相反义的词汇有:
鲁莽、懈怠、大意等。
【别人正在浏览】